[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藥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5031.3 | 申請日: | 200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4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少梅;楊菊清;郭秋英;趙海燕;王秀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少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04 | 分類號: | A61K36/804;A61P17/00;A61P3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4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蕁麻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特別是一種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藥。
背景技術:
慢性蕁麻疹,我國醫學稱“癮疹”,因其致病多系陰血不足,陰虛生內熱,血虛生風或反復發作,氣血被阻,多為風邪所襲。慢性蕁麻疹多由急性蕁麻疹遷延而來,其特征為風團反復發作,劇烈搔癢。不少患者發病,應用抗組織胺等療法治療,用藥好轉停藥反復。病人往往被折磨得頭昏目眩,失眠多夢,全身乏力等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能夠徹底根除蕁麻疹、療程短、復發率低、減輕患者痛苦的一種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藥,其特征在于其重要組分為:當歸7-10g,川芎4-5g,白芍7-10g,生地11-14g,黃芪11-14g,荊芥7-10g,防風7g-9g,蒺藜7-9g,地膚子7-9g,白蘚皮12-14g,甘草4-5g。
本發明經過水煎后服用。
本發明各組分的主要功能:
當歸:有濃郁香氣,味甘、辛、微苦。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鎮靜、鎮痛、抗炎、抗缺氧、抗輻射損傷及抑制某些腫瘤株生長和體外抗菌的作用,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虛寒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癰疽瘡瘍,腸燥便秘,久咳氣喘。
川芎:性溫,味辛。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打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白芍:苦、酸、甘,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主治血虛萎黃,月經不調,崩漏下血,頭痛眩暈,脅肋疼痛,脘腹,四肢攣痛,盜汗,自汗。
生地:性涼,味甘,入心、肝、腎經,既能涼血,又能滋陰,具清熱滋陰、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瘟病熱入營血癥;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諸出血癥;還治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熱,內熱消渴的陰虛癥;對于陰虛腸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
黃芪: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補氣固表利水、養血生肌托毒的功效。主要用于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機體代謝、改善心功能、降壓、保肝、調節血糖等。
荊芥:味辛,微溫,歸肝、肺經,具有散邪解肌發汗,炒炭止血之功效,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后血暈。
防風:味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之功效。用于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身痛、惡寒、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痙攣,破傷風角弓反張,牙關緊閉,抽搐,痙攣等癥。
蒺藜:性微溫,味辛、苦。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的作用。用于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地膚子:性苦、寒,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止癢的作用,用于濕熱淋癥、小便不利、風疹、濕疹、周身瘙癢等。
白蘚皮:性苦成,寒,入脾、胃經。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功效。主治一切疥癩、惡風、疥癬、楊梅、諸瘡熱毒。
甘草: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療咳嗽氣喘、腹中攣急作痛等。
多數患者服用此中藥后未再復發,舉例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取當歸7g,川芎4g,白芍7g,生地20g,黃芪11g,荊芥7g,防風7g,蒺藜7g,地膚子7g,白蘚皮12g,甘草4g,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后,用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用煎服第三遍的藥渣洗患處,服藥期間禁食辣椒及生冷食物,禁止喝酒,6劑為一個療程。此實施例適用于皮疹色紅的患者。
實施例2:取當歸8g,川芎4.5g,白芍8g,生地12g,黃芪20g,荊芥8g,防風8g,蒺藜8g,地膚子8g,白蘚皮13g,甘草4.5g,具體制作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此實施例適用于皮疹色白的患者。
實施例3:取當歸9g,川芎4.8g,白芍9g,生地13g,黃芪13g,荊芥9g,防風8.5g,蒺藜15g,地膚子8.5g,白蘚皮13g,甘草4.8g,具體制作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奇癢難忍的患者在上述比例中加入蟬蛻11g、僵蠶11g。
實施例4:取當歸10g,川芎6g,白芍10g,生地15g,黃芪15g,荊芥10g,防風10g,蒺藜10g,地膚子10g,白蘚皮15g,甘草6g,具體制作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奇癢難忍影響睡眠的患者在上述比例中加入酸棗仁15g、夜交藤15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少梅,未經楊少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50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骨蒸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戒煙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