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保型長效復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14291.9 | 申請日: | 2009-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37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呂慶淮;張海濤;許文彬;代蘭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三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D9/02;C05B17/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傅玉英 |
| 地址: | 2766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保 長效 復合肥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環保型長效復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肥料混合物,特別涉及一種含有 磷石膏長效復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化學肥料的大量無序的使用所產生的弊端已很明顯,來自于含碳氮肥的CO2、 NO、NO2、NH3排入大氣,氮、磷、鉀肥料中的水溶性硝酸鹽、磷酸鹽、硫酸鹽以酸根離子 形式進入水體;對地球環境造成重大污染;而且使土壤板結、物理結構變差,破壞了農田生 態環境;肥料成分的流失導致肥效降低,迫使施肥量的增加,提高了農業生產成本;周而復 始,形成惡性循環。研制適合農作物生長、緩慢釋放、便于吸收、而且肥料利用率高的長效 復合肥料是化肥界的方向?,F有技術中的復合肥料居多,但尚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工業濕法磷酸裝置廢渣-磷石膏的排放對自然環境和水體造成極大污染,也是寶貴資 源的極大浪費。合理開發利用,迫在眉睫。如果能將磷石膏進入復合肥料的組分,無疑是以 廢治廢、變廢為寶、一箭雙雕的發明思路。
一種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無機鹽離子進入水體,保護大氣環境;預防土壤板 結、改善土壤結構、優化土壤生態;營養全面、防治疾?。粻I養成分緩慢釋放,肥料利用率 高;使得農業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的環保型長效復合肥料是人們所期待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 無機鹽離子進入水體,保護大氣環境;預防土壤板結、改善土壤結構、優化土壤生態;營養 全面、防治疾?。粻I養成分緩慢釋放,肥料利用率高;使得農業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的環保型 長效復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
本發明的環保型長效復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組分(重量份):
磷石膏???????????????3-50
長效氮肥?????????????20-50
磷肥?????????????????5-35
鉀肥?????????????????5-40
微量元素化合物??????????1-5。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
本發明的環保型長效復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組分(重量份):
磷石膏??????????????????3-33
長效氮肥????????????????25-40
磷肥????????????????????5-25
鉀肥????????????????????5-35
微量元素化合物??????????1-5。
本發明的環保型長效復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磷石膏是濕法磷酸裝置排放的工業廢 渣。目前,堆積如山,有待開發利用。磷石膏的主要化學成分是CaSO4.2H2O,PH值1-4.5。 另外,富含Si、Ca、Mg、S等多種元素。硫酸根形式的硫元素是植物易于吸收的,該組份進 入土壤增加了其鈣質,降低了土壤的堿性;同時通過鈣離子與鈉離子的交換改善了土壤的滲 透性,緩解了因化學肥料的過度使用導致的板結;磷石膏與氮肥一起使用可以抑制硝化菌對 氮肥的硝化速率,使氮素緩慢釋放,起到提高肥效的作用;還可以防治枯萎癥、黃斑癥、蘋 果的苦痘病、大白菜的干心病、等農作物疾病。將磷石膏進入本發明的環保型長效復合肥料 的組分,無疑是以廢治廢、變廢為寶、一箭雙雕的發明思路。
本發明的環保型長效復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之長效氮肥是含雙氰胺0.1%-5.0%的 混合氮肥,雙氰胺本身是一種緩釋氮肥,也是一種潛育性固化劑,又是一種硝酸還原酶抑制 劑。雙氰胺作為氮肥組分,同氮肥一起進入土壤,提高了土壤對NH4離子的吸附固化作用, 減少NH3氣體的揮發損失;對硝酸還原酶的抑制作用,可使進入土壤中的氮肥攜帶的銨態氮 在硝酸還原酶的作用下轉化為硝態氮的反應中斷或反應速度減緩,大大減少了土壤中硝態氮 的淋溶以及反硝化作用所導致的土壤中氮的損失,遏制了化學肥料對地下水的污染。再加上 磷石膏組分的協同效應,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三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三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429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