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續焊下料側齒條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3348.3 | 申請日: | 2009-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58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興云;李富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元生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B23K37/00;B23K37/047;B23K26/42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張述學 |
| 地址: | 110144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續 焊下料側 齒條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激光焊接設備,特別是一種適用于精密導軌輸送定位機的連續焊下料側齒條機構。
背景技術
激光拼焊是將幾塊不同材質、不同厚度、不同涂層的鋼材或鋁材焊接成一塊整體板,以滿足零部件對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激光焊接憑著多項顯著的優點,非常適合用于生產轎車用拼焊板。激光拼焊在汽車工業中已成為標準工藝,車身面板經激光拼焊后再進行沖壓,這樣制成的面板結構能達到最合理的金屬組合。目前,激光拼焊技術已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得到應用。但是,研發使用的設備都局限于短板拼接,且焊接工作臺運動軌跡均是穿梭式往復工作方式。對于板長超過3.5M的不等厚兩板焊接沒有解決方案。究其原因主要是設備對于焊接板材的輸送及定位問題沒有解決。因此提供一種理想的焊接板材定位裝置是研發新一代激光拼焊輸送定位機的關鍵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續焊下料側齒條機構,能實現對不等厚兩塊短板、多組進行輸送定位,也能對板長超過3.5M的不等厚兩塊鋼板實施連續輸送定位,滿足精密導軌輸送定位機的使用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底座、超薄氣缸、其特征是:底座上設置軌道并固定連接導柱,在導柱上滑動組裝帶外齒條的齒條滑動座,齒條滑動座的下表面設置作用斜面,超薄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吊耳,在吊耳上通過連接軸連接作用軸承和接觸軌道的軸承。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能實現對不等厚兩塊短板、多組進行輸送定位,也能對板長超過3.5M的不等厚兩塊鋼板實施連續輸送定位,從而滿足精密導軌輸送定位機的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4a、b是吊耳的形狀主視圖、俯視圖。
圖5是組裝有本發明裝置的精密導軌輸送定位機的示意圖。
圖6是圖5的I部放大示意圖。
圖7是圖5的II部放大示意圖。
圖8是圖5的III部放大示意圖。
圖9是圖6的俯視圖。
圖10是圖7的俯視圖。
圖11是圖8的俯視圖。
圖12是本發明與精密導軌輸送定位機的相關部件傳動關系示意圖。
圖13是圖6的A-A剖視圖。
圖14是圖1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滑塊與導軌的組裝結構)。
圖15是圖7的D部結構放大示意圖(磁力吸合裝置)。
圖16是圖15的左視圖(只表達磁力吸合裝置部分)。
圖17是圖6的B部結構放大示意圖(連續焊上料側齒條機構)。
圖18是圖17的左視圖。
圖19是連續焊上料側齒條機構的主視圖。
圖20是圖19的K-K剖視圖。
圖21是圖7的E部放大示意圖(非連續焊齒條機構)。
圖22是圖21的左視圖。
圖23、圖24是非連續焊齒條機構的主視圖、左視圖。
圖25是圖7的C部結構放大示意圖(氣控多點精密定位裝置)。
圖26是圖25的左視圖。
圖27是圖25的G-G剖視圖。
圖28是26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4,本發明具體結構如下:在底座1的側板上通過連接件固接超薄氣缸2,在底座1的水平板上設置軌道7并固定連接四個導柱5,在導柱5上滑動組裝齒條滑動座4,齒條滑動座4上端設置外齒條3。齒條滑動座4的下表面設置作用斜面6。超薄氣缸2的活塞桿連接吊耳10,在吊耳10上通過連接軸11連接一個作用軸承8和在軌道上滾動的兩個軸承9。
工作原理:當超薄氣缸2工作,活塞桿伸出時,吊耳10驅動三個軸承運行,其中兩個軸承9在軌道7上滾動,作用軸承8通過作用齒條滑動座4下表面的作用斜面6,逐漸頂起齒條滑動座4,其上端的外齒條3也向上位移了一定位置,與整個工作系統中的磁力吸合裝置離合齒輪17-2接觸嚙合,即帶動離合齒輪17-2轉動。反之,當超薄氣缸2工作,活塞桿縮回時,吊耳10驅動三個軸承反向運行,其中作用軸承8逐漸脫離齒條滑動座4下表面的作用斜面6,齒條滑動座4落下一定位置,其上端的外齒條3也向上位移了一定位置,使外齒條3在整個工作系統中與磁力吸合裝置的離合齒輪17-2脫離,結束了傳動的工作狀態。
本發明應用涉及的精密導軌輸送定位機的技術內容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元生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沈陽元生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334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