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膠訂書本的膠帶及使用該膠帶膠訂書本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2323.1 | 申請日: | 2009-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0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應剛 |
| 主分類號: | B42C9/00 | 分類號: | B42C9/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16043遼寧省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書本 膠帶 使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膠訂書本的材料及使用該材料膠訂書本的方法,該材料尤其涉及一種膠帶。
背景技術
無線膠訂工藝是當今工業化書籍加工的重要訂聯方式,幾乎適用于所有無須長期保存的產品,如廣告宣傳品、期刊雜志、平裝書籍、商品目錄的制作。據統計,幾乎所有的小冊子都采用熱熔膠進行膠訂,精裝書中只有大約10%采用鎖線的方式。膠訂的最大優點體現在高效性和經濟性兩方面。由于其工作節拍能夠與配頁機和三面切書機保持一致,所以三者組成的生產線廣泛用于大批量書籍的裝訂加工。無線膠訂不用線,不用鐵絲,而是用熱熔膠粘合書芯的一種裝訂方法。其工藝流程大致為:配頁、進本、銑背、打毛、上側膠、上書背膠、包封面、成型膠冷卻、雙聯分切、裁切成品、堆積光本、檢驗和成品捆扎。在先技術CN1370689公告的“膠訂機”,CN2391740公告的“書芯膠訂機”及CN2357915公告的“膠訂包本機”均對上述膠訂工藝有相關描述。在先技術存在的普遍問題是:一、書本膠訂的質量過分依賴于所用熱熔膠的質與量,即當熱熔膠中有效成份EVA樹脂的含量比較低,而松香等輔助填料的含量偏高,且上膠時膠層的厚度不夠,就會很容易出現脫頁、散頁和書脊開裂等質量問題。二、上膠過程中必需使用膠鍋和上膠機等專用設備,且工藝流程復雜。
發明內容
針對在先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膠訂書本的膠帶及使用該膠帶膠訂書本的方法。通過使用該膠帶膠訂書本可以減少用膠量,在使用等量有效成份EVA樹脂的情況下,可以使膠質中有效成份的比例提高,從而改善用膠質量;同時使用該膠帶膠訂書本,由于膠帶中的基質層有一定的撕裂強度和厚度,可以有效增強書脊的抗裂強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膠訂書本的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帶由膠質層1、基質層2和膠質膜3構成;所述膠質層1均勻涂布于所述基質層2的一面;所述基質層2的另一面有一層膠質膜3;所述膠質層1的厚度在0.2-0.6mm;所述膠質層1和膠質膜3的膠質均為一種熱熔性膠質;所述膠帶的寬度根據所膠訂書本書脊的寬度確定。
較佳的,所述基質層2為紗網狀結構,所述膠質層1均勻涂布于基質層2的一面,并在基質層2的另一面有少量滲透形成膠質膜3。
較佳的,所述膠質層1的厚度在0.3-0.5mm。
較佳的,所述基質層2的撕裂強度>5N/m,厚度為0.1-0.3mm。
較佳的,所述膠帶的兩側邊緣4各有2-5mm寬度的膠質層被剔除,并留有一層不小于膠質膜3厚度的膠質殘留層用作粘結書脊側邊。
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膠帶膠訂書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膠訂步驟包括:
(1).將權利要求1中所述膠帶通過加熱裝置加熱,使膠帶上的膠質層及膠質膜呈熔融狀態;
(2).將膠帶粘貼于經過銑背、打毛過的書背脊上,膠質層朝里與書背脊緊密粘結,膠質膜朝外用于粘結書本封面;
(3).將書本封面粘貼于朝外的膠質膜上,并使用相應壓緊裝置從書本外層對書本背脊處粘結部位包括書本封面在內進行緊壓和整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有膠帶的基質層,可以減少用膠量,在使用等量有效成份EVA樹脂時,可以提高膠質中有效成份的比例,從而改善用膠質量。
2.由于膠帶中的基質層有一定的撕裂強度和厚度,當膠帶緊密粘結于書本背脊上時,可以增強書脊的抗裂強度。
3.由于該膠訂方法中膠帶是預制而成,上膠時可以省去傳統的膠鍋和上膠機等設備及相應的工藝流程,節省了上膠時間,加快了膠訂速度。
附圖說明
附圖1為膠帶橫截面視圖。
圖中:1、膠質層??2、基質層??3、膠質膜??4、膠帶邊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于膠訂書本的膠帶,如圖1所示:
實施方式一,所述膠質層1均勻涂布于所述基質層2的一面,所述基質層2的另一面涂布有一層膠質膜3。
實施方式一中所述基質層2為一種塑膠材質或紡織纖維。該材料的撕裂強度>5N/mm,至少相當于普通布料的撕裂強度,厚度為0.2mm。所述膠質層1均勻涂布于基質層2的一面,厚度為0.2-0.6mm,一般以0.4為宜。所述膠質膜3涂布于基質層2的另一面,厚度為所述膠質層3厚度的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一般以四分之一為宜。
實施方式二,所述膠質層1均勻涂布于所述基質層2的一面,并在另一面有少量滲透形成一膠質膜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應剛,未經張應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23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鈷酸鋰廢電池正極材料的浸出方法
- 下一篇:野黃芩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