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比重法測量礦石品位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2194.6 | 申請日: | 2009-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299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華;李榮波;孫德明;劉興惠;孫勝義;吳煥庭;王志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集團礦業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04 | 分類號: | G01N1/04;G01N9/08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孔金滿 |
| 地址: | 11400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比重 測量 礦石 品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測量礦石品位的方法,特別是一種用比重法測量礦石品位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礦山生產過程中,礦石進入選礦廠加工之前,要進行質量檢查。檢查通常的判定方法:一是肉眼判定,二是取樣化驗。肉眼判定主要是根據檢查員的工作經驗對采場來礦根據含雜石情況判斷其品位是否符合標準。
取樣化驗是現取樣之后送制樣室制樣再送化驗室化驗,根據化驗結果進行判斷,步驟如下:
1)取樣:
1.1)視車體內礦石塊度大小,含雜石多少及分布情況,選定有代表性的車體,采取代表性礦樣。
1.2)選定取樣點位,平坦或近于平坦車體按五點法取樣,如錐形應按每錐體對稱取兩點,每車體取4-6點。
1.3)采取礦樣時,應在采樣點位上,先挖150-200mm深,并按點位進行取樣,每點樣重2-3公斤,每一組車為一個取樣單位,樣重大于30公斤。針對單節車體的檢測每點樣量應在6公斤左右,每個試樣重大于30公斤。
1.4)對取出樣用手錘進行破碎,再進行縮分,留10公斤以上送制樣室。
2制樣:
2.1)將粒度為75-100mm的試樣品全都用250×200mm的顎式破碎機破碎至50mm以下,用四分法進行縮分??s分次數,看試樣量的多少而定,直至縮分剩30公斤為止。
2.2)將50mm以下粒度試樣,用150×125mm的顎式破碎機破碎至25mm以下,用四分法縮分兩次,其余量為7.5公斤。
2.3)將25mm以下粒度試樣,用100×60mm的顎式破碎機破碎至10mm以下,用四分法縮分一次,其余量為3.5公斤。
2.4)將10mm粒度的試樣用雙輥破碎機粉碎至5mm以下,用四分法縮分兩次,余量為1.5公斤。
2.5)將5mm以下的試樣用園盤粉碎機(或錐式粉碎機)粉碎至80目以下放在油布上提起油布兩對角,混合3-4次,然后攤成長方形,用勺取5-8克放入瑪瑙乳缽內(或用三頭研磨機)、研磨至120目以下送化驗。
2.6)或將5mm以下粒度樣品用棒磨機研磨2-3分鐘,然后在油布上提起兩對角各混合3-4次,攤成長方形,用勺點取5-8克送化驗。
3化驗:
礦石中全鐵的測定采用三氯化鈦——重鉻酸鉀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試樣用鹽酸和氟化鉀加熱分解,此時鐵呈Fe3+和Fe2+狀態,以鎢酸鈉為指示劑,用三氯化鈦將Fe3+還原為Fe2+,過量的Ti3+還原WO42-成鎢藍,繼而用重鉻酸鉀將鎢藍氧化,使藍色褪去,然后以二苯胺磺酸鈉為指示劑,在有硫酸和磷酸存在下,用K2Cr2O7滴定,此時全部Fe2+被氧化為Fe3+,根據在滴定中所消耗的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毫升數求得鐵含量。
3.2)主要試劑:
氟化鉀溶液(10%),硫磷混酸(5∶3∶2),二氯化錫溶液(6%),鎢酸鈉溶液(25%),三氯化鈦溶液(1+9),二苯胺磺酸鈉溶液(0.2%重鉻酸鉀標準溶液C(1/6K2Cr2O7)=0.1mol/L。
3.3)分析步驟:
稱取試樣于250ml錐形瓶中,加5-10ml氟化鉀溶液,20-30ml鹽酸,低溫加熱溶解,在此期間陸續滴加二氯化錫溶液至溶液呈淡黃色,繼續加熱至試樣全部溶解,并濃縮至8-10ml,取下加8-10滴鎢酸鈉溶液,再滴加三氯化鈦溶液至溶液呈藍色,然后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滴至藍色剛剛褪去,將溶液稀至約100ml并冷卻至室溫。加5ml硫磷混酸、4滴二苯胺磺酸鈉指示劑,立即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穩定的紫色為終點。試樣操作的同時應帶標樣做校正試驗。
全鐵的質量百分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集團礦業公司,未經鞍鋼集團礦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219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