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沉降槽的出料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11508.0 | 申請日: | 2009-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848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胡克榮;單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21/24 | 分類號: | 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遼寧沈陽國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張立新 |
| 地址: | 110001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沉降槽,尤其涉及一種沉降槽清液層溢流出口的出料結構。
背景技術
在沉降槽內的料漿大體上可分為稠密砂層、泥渣濃縮層、沉淀層、清液層。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降后,上部的料漿顆粒逐漸沉積形成清液層,由于沉降槽進料時對上部清液層的沖擊,從而會導致清液層的固體含量增多,排出的料漿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沉降槽的出料結構,目的是使出料清液固體含量減少。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沉降槽的出料結構,包括槽體、進料口,在槽體上部內壁上設有環板,環板上至少設有一個溢流孔,環板的內側設有豎板,槽體、環板和豎板構成了溝槽。
所述的槽體的側壁上至少設有一個安全溢流口。
所述的安全溢流口到槽底的高度大于環板到槽底的高度。
所述的槽體的側壁上至少設有一個出料箱。
所述的出料箱的側壁上設有出料箱進料口,出料箱的底部設有排料口。
所述的出料箱進料口設在環板上方的槽體側壁上。
所述的出料箱內設有拉桿,拉桿的底端設有錐形堵塊,拉桿的頂端穿過出料箱頂部。
所述的拉桿的頂端為T字形。
所述的排料口為錐形。
所述的錐形堵塊最寬處封堵住排料口。
所述的進料口設在槽體頂部中心外側。
所述的環板位于清液層之內。
所述的豎板頂端高于槽體內清液帶最高液面。
本發明的優點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結構的沉降槽出料結構,使出料清液固體含量減少,出料效果好。本發明結構簡單,檢修方便,利于實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圖。
圖中:1、槽體;2、安全溢流口;3、環板;4、溢流孔;5、豎板;6、出料箱進料口;7、出料箱;8、拉桿;9、錐形堵塊;10、排料口;11、進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沉降槽的出料結構,包括槽體1、進料口11,在槽體1上部內壁上設有環板3,環板3上至少設有一個溢流孔4,本實施例為4個溢流孔4,環板3的內側設有豎板5,槽體1、環板3和豎板5構成了溝槽,在槽體1的側壁上至少設有一個安全溢流口2,本實施例為2個安全溢流口2,安全溢流口2到槽底的高度大于環板3到槽底的高度,槽體1的側壁上至少設有一個出料箱7,本實施例為2個出料箱7,出料箱7的側壁上設有出料箱進料口6,出料箱7的底部設有排料口10,出料箱進料口6設在環板3上方的槽體1側壁上,出料箱7內設有拉桿8,拉桿8的底端設有錐形堵塊9,拉桿7的頂端穿過出料箱7頂部,拉桿8的頂端為T字形,排料口10為錐形,錐形堵塊9最寬處封堵住排料口10,進料口11設在槽體1頂部中心外側,環板3位于清液層之內,豎板5頂端高于槽體1內清液帶最高液面。
實施例2
實施例1中的槽體1的側壁上設有4安全溢流口2,槽體1的側壁上設有一個出料箱7,其它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實施例1中的槽體1的側壁上設有4個出料箱7,槽體1的側壁不設安全溢流口2,其它同實施例1。
實施例4
實施例1中的溢流孔為8個。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沉降槽的清液層是沉降槽的最上層,環板3設在沉降槽槽體1的清液層內,這樣能保證溢流出的料漿是清液料漿。溢流孔4的數量和大小需根據溢流量來確定。安全溢流口2高度高于環板3的高度,這能保證正常工作時料漿不會從安全溢流口2流出。豎板5頂端高于沉降槽槽體1內清液帶最高液面,這樣可防止清液層內形成的泡沫從溢流口4流出。出料箱進料口6是在沉降槽槽體1的側壁處開孔,它的最低位置須和環板3平齊。溢流孔溢流出的料漿從出料箱進料口6直接進入出料箱,出料箱7與沉降槽槽體1焊接在一起。拉桿8在分料箱7中,且它能夠上下移動,錐形堵塊9與柆桿8連接在一起,它能隨拉桿而上下移動,且錐形堵塊9的最寬處能全部封堵住出料口10。出料口10布置于出料箱7的底端,這有利于完全排空出料箱7內的料漿。料漿從沉降槽進料口11進入沉降槽槽體1,料漿的固體顆粒因重力作用自由沉降,一定時間后就會從下自上形成稠密砂層、泥渣濃縮層、沉淀層、清液層。當清液層液面高于環板3時,清液層的料漿從溢流口4溢流,進入由沉降槽槽體1、環板3和豎板5構成的溝槽里面,從出料箱進料口6排出流入到出料箱7里。正常情況下,出料箱7里的錐形堵塊9是打開著的。所以進入出料箱7的料漿就能順利地從排料口10排出。如果排料口10不能全部排出從溢流孔4出來的料漿,致使料由沉降槽槽體1、環板3和豎板5構成的溝槽里的液面高過安全溢流口2的高度時,料漿就能分別從安全溢口2和出料箱進料口6同時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未經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15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