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塊體金屬玻璃連續成型的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11405.4 | 申請日: | 2009-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388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興國;賈非;張偉;郝海;房燦峰;張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D11/14 | 分類號: | B22D11/14;C22C45/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星海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花向陽 |
| 地址: | 116024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塊體 金屬 玻璃 連續 成型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塊體金屬玻璃連續成型的方法,該方法采用連續成型的裝置主要包括由分隔板(22)分隔的第一真空室(A)和第二真空室(B),在第一真空室(A)中設有一個帶有熔化保溫裝置(2)的坩堝(1),一個帶有加熱裝置(3)的石墨鑄型(4)固定安裝在坩堝(1)的下部;所述連續成型的裝置還包括一個隔熱環(5)、一個水冷銅模(6)和一個氣體冷卻裝置(10),水冷銅模(6)從第二真空室(B)伸入第一真空室(A)中并固定安裝在分隔板(22)上,在石墨鑄型(4)和水冷銅模(6)之間設有隔熱環(5)并互相固定連接在一起,在石墨鑄型(4)與隔熱環(5)之間采用密封連接;氣體冷卻裝置(10)設置在第二真空室(B)中;一個牽引桿(7)依次穿過氣體冷卻裝置(10)、水冷銅模(6)、隔熱環(5)進入石墨鑄型(4)中,牽引桿(7)靠一個牽引裝置(11)作水平移動;所述石墨鑄型(4)的長度在50~150mm之間,壁厚在5~25mm之間;水冷銅模(6)長度在50~200mm之間,壁厚在10~40mm之間;石墨鑄型(4)和水冷銅模(6)的內腔橫截面采用相同的圓形、方形或環形幾何形狀;所述氣體冷卻裝置(10)的內腔橫截面與成型材料橫截面形狀相同,內壁表面設有細小分散的氣體噴嘴(10b),內壁與鑄坯表面間的距離為5~10mm,長度為50~300mm;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連續成型的裝置進行水平連續鑄造的方法如下:
a、將用真空電弧爐或真空感應熔煉爐熔煉好的母合金破碎成5mm左右的碎塊,放入坩堝(1)內,將牽引桿(7)直接插到石墨鑄型(4)內,開啟真空設備對第一真空室(A)和第二真空室(B)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10-1-10-3Pa時,關閉第一真空閥門(13)和第二真空閥門(16),打開第一保護氣體閥門(15)和第二保護氣體閥門(18),第一真空室(A)和第二真空室(B)內充入0.02-0.2MPa壓力的高純氬氣;
b、開啟水冷銅模(6)的冷卻水閥門(20),啟動熔化保溫裝置(2)電源,熔化合金,合金熔化后控制金屬熔體(21)的溫度保持在高于液相線溫度50~100℃,調整石墨鑄型(4)的溫度為高于合金液相線溫度20~80℃,根據第一真空壓力表(14)和第二真空壓力表(17)的讀數,通過第一真空閥門(13)和第二真空閥門(16),第一保護氣體閥門(15)和第二保護氣體閥門(17)來調整第一真空室(A)內的氣壓大于第二真空室(B)內的氣壓,形成0.01-0.05MPa的正壓差;
c、啟動牽引裝置(11)產生拉坯、停止和反推模式的運動,帶動牽引桿(7)以0.5mm/s-10mm/s的速度行進,金屬熔體(21)經石墨鑄型(4)流入水冷銅模(6)中凝固成金屬玻璃后被連續引出鑄型,經氣體冷卻裝置(10)進一步冷卻至室溫后,在牽引裝置(11)帶動下引出到真空室外,當長度達到要求后,在定尺切割裝置(12)上被在線切割,獲得塊體金屬玻璃連續成型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140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網絡連接下載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一致性管理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