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桑白皮中提取粗品黃酮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1354.5 | 申請日: | 2009-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623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偉;袁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化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605 | 分類號: | A61K36/605;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技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志剛 |
| 地址: | 110142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桑白皮 提取 黃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材的提取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與凈化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中藥制藥企業中藥物提取凈化的常用方法是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以水為溶劑,對中藥材進行煎煮、精提,再以乙醇為澄清劑,對水提液進行澄清處理,去除中藥水提液中的大部分多糖、蛋白質、樹脂等,最后回收乙醇,得到澄清透明的提取物溶液。此種方法適用于所含有效成分對熱穩定、能溶于水,并能溶于一定濃度乙醇的中藥材。雖然使用醇沉法可以得到清澈的有效成分溶液,但也存在成品穩定性較差、乙醇耗用大、工藝復雜、成本較高且資源浪費嚴重等缺點。在澄清藥液同時又將中藥中的一些醇不溶性的大分子有效成分(如蛋白質及部分多糖)作為雜質除去,而這些成分特別是多糖通過藥理學、免疫學及臨床研究表明具有增強免疫作用和廣泛的生理活性,難以保證成品制劑的有效性且成品的穩定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桑白皮中提取粗品黃酮的方法,對桑白皮水提液醇沉法的過程進行改進,在醇沉之前,使用具有選擇性吸附作用的殼聚糖和殼聚糖與單寧復合使用作為桑白皮水提液的澄清劑,通過絮凝法對桑白皮水提液進行澄清凈化以去除雜質,達到提高粗品黃酮的有效成分含量的目的。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桑白皮中提取粗品黃酮的方法,利用絮凝澄清法處理桑白皮水提液;在醇沉之前凈化;使用具有選擇性吸附作用的殼聚糖和殼聚糖與單寧復合使用作為桑白皮水提液的澄清劑。
所述的桑白皮中提取粗品黃酮的方法,在桑白皮水提液醇沉法提取粗品黃酮之前使用絮凝法除雜。
所述的桑白皮中提取粗品黃酮的方法,對桑白皮水提液使用選擇性絮凝的方法凈化除雜。
本發明通過將殼聚糖絮凝劑和桑白皮與單寧復合使用用于桑白皮水提液的凈化除雜,得到如下效果:
1.本發明首次將絮凝劑殼聚糖應用與中藥桑白皮水提液的凈化除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絮凝率可達90%以上,澄清效果好。
2.本發明首次將絮凝劑殼聚糖和單寧復合使用,并將其應用于中藥桑白皮水提液的凈化除雜中,取得良好效果。
3.本發明應用絮凝法的殼聚糖絮凝澄清率比水提醇沉法提高8.69%,殼聚糖絮凝法的黃酮損失率比水提醇沉法降低10.32%,絮凝法在澄清效果和有效成分損失兩個方面都明顯優于醇沉法,有取代傳統醇沉法的趨勢。
4.本發明應用殼聚糖與單寧復配絮凝澄清率比殼聚糖絮凝澄清率提高6.16%,殼聚糖與單寧復配黃酮損失率比殼聚糖黃酮損失率降低9.92%,殼聚糖與單寧復配絮凝比殼聚糖絮凝減少了3/4個周期,復配絮凝效果明顯優于單一絮凝劑的使用。
5.本發明選用的澄清劑殼聚糖處理的粗品黃酮和黃酮糖苷呈亮黃色,品質明顯好于傳統方法所得到的粗品黃酮和黃酮糖苷,更適合制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殼聚糖加入量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圖2為本發明總黃酮損失率隨PH值的變化曲線圖;
圖3為本發明溫度對總黃酮損失率影響的關系曲線;
圖4為本發明絮凝原理中未加入絮凝劑時膠體溶液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絮凝原理中絮凝劑吸附在顆粒上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絮凝原理加入絮凝劑攪拌后膠體溶液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選擇性絮凝前兩種性質不同顆粒膠體溶液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膠體溶液選擇性絮凝后示意圖;
圖9a為本發明絮凝作用架橋的機理示意圖;
圖9b為本發明絮凝作用電荷中和作用示意圖;
圖9c為本發明絮凝作用網捕卷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桑白皮水提液的特點和桑白皮水提液的醇沉法:
在桑白皮水提液中存在兩種性質不同的膠體顆粒,有效成分膠體和雜質膠體,其中有效成分膠體的粒度遠小于雜質膠體的粒度。
醇沉法是中藥現代生產的常用方法,它主要利用蛋白質、淀粉、多糖等雜質不溶于醇,而中藥有效成分溶于醇的性質來實現有效成份和雜質分離的。醇沉法分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兩種。水提醇沉法一般將中藥水提液濃縮后加入醇,使藥液的醇濃度超過80%,這時不溶于醇的雜質就沉降出來,而有效成分溶于醇液中,實現了有效成份的分離。
由于桑白皮水提液中雜質膠體顆粒不溶于醇,有效成分膠體顆粒溶于醇,因此采用水提液醇沉法得到純凈的粗品黃酮。
絮凝澄清法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化工學院,未經沈陽化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13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抗震輕質墻材
- 下一篇:猴耳環提取物及其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