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硫酸鈣晶須作為酯合成催化劑的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10642.9 | 申請日: | 2009-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03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連紅;梁紅玉;張洪林;蔣林時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7/053 | 分類號: | B01J27/053;C07C67/08;C07C69/14;C07C69/704 |
| 代理公司: | 沈陽亞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藝 |
| 地址: | 11300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硫酸鈣 作為 合成 催化劑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化學化工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硫酸鈣晶須作為酯合成催 化劑的應用。
背景技術
酯合成催化劑種類很多,酯的合成過程中通常采用硫酸或對甲基苯磺酸作 催化劑,硫酸催化酯化法是合成酯的經典方法。這種傳統的化學工藝,效果很 好,工藝成熟.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末綠色化學的概念被引入我國后,傳統 的化學工藝遇到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嚴重挑戰,研究新型催化劑成 了必然趨勢。由于硫酸在加熱時會引起有機物炭化、氧化、醚化、磺化等副反 應,同時其腐蝕性強,操作、使用和保管不夠方便和安全。
對甲基苯磺酸是一種價廉、易得、穩定的晶體,運輸、保管、使用方便、 安全,盡管合成產品收率很高,但其溶于有機反應體系中,對設備的腐蝕嚴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環境污染問題,因此尋找一種既 不提升生產成本又不存在“三廢”問題的高效催化劑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成本低廉,易分離,環保 效能好,工藝簡單,催化劑回收便利的硫酸鈣晶須作為酯合成催化劑的應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硫酸鈣晶須作為酯合成催化劑的應用,其采用硫酸鈣晶須作為酯合成反應 的催化劑。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硫酸鈣晶須的用量以質量百分含量計占所 述酯合成反應原料物總量的1~6%。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硫酸鈣晶須的用量以質量百分含量計占 所述酯合成反應原料物總量的3~5%。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酯合成反應的目標產物為乙酸正丁酯、檸檬酸正丁 酯或乙酸乙酯。
更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硫酸鈣晶須為二水硫酸鈣、半水硫酸鈣或無水硫 酸鈣的纖維狀單晶體,其為白色疏松針狀物,具有完善的結構、完整的外形、 特定的橫截面、穩定的尺寸,其平均長徑比一般為50~80,微溶于水,在水溶 液中呈中性。用于合成硫酸鈣晶須方法有多種,但適合大規模生產且成本低廉、 產率高的方法有常壓酸化法、水壓熱法等。
本發明所述酯合成反應可按如下方式依次進行:
a、在裝有溫度計、回流冷凝管、分水器及攪拌器的三口瓶中加入計量的 酸和醇;
b、向a步驟中的三口瓶中再加入硫酸鈣晶須及帶水劑并進行攪拌、加熱;
c、反應結束后,待反應體系冷卻,過濾濾出硫酸鈣晶須,將濾液經洗滌、 干燥后進行蒸餾,即得酯目標產物。
作為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帶水劑為甲苯。
作為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酸為乙酸或檸檬酸;所述醇為乙醇或正丁醇。
作為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b步驟中,其加熱溫度為70℃~120℃。
本發明克服了傳統酯合成催化劑成本高、難分離、污染環境、工藝復雜, 催化劑回收困難等缺點,其工藝簡單,不需要中和洗滌,不產生廢水,催化劑 可多次重復使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
1、本發明由于采用硫酸鈣晶須作為高效酯化催化劑進行酯化合成,工藝簡 單,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藝復雜、雜質含量高、得率低等缺陷,具有反 應溫和、酯化率高,產品色澤好,雜質含量低等特點,能有效提高酯化合成反 應的產品純度。
2、本發明采用高效催化劑,反應后副反應較少,使合成后的水洗處理比現 有技術中的酯合成更為簡單一些,從而使設備投資及能耗更為節省。
具體實施方式
硫酸鈣晶須價廉易得,對設備無腐蝕,不污染環境,且不溶于反應體系中, 不怕水,耐高溫,具有反應活性高,選擇性好,易與反應體系分離,操作方便, 不易中毒,易于回收,重復使用和再生等優點,是一種優良的環境友好催化劑, 具有工業使用價值。
硫酸鈣晶須與傳統的酸催化劑相比成本降低、催化活性高、穩定性好和壽 命長等性能,它對許多反應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并具有不揮發性、對 熱穩定和污染少等優點,大大減輕對設備的腐蝕,能夠收回、重復使用和再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未經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064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