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諧振極型三相軟開關(guān)逆變電路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10240.9 | 申請日: | 2009-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8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張化光;褚恩輝;劉秀翀;王強;侯利民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東北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H02M7/537 | 分類號: | H02M7/537;H02M1/4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運萍 |
| 地址: | 110004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諧振 三相 開關(guān) 電路 | ||
1.一種諧振極型三相軟開關(guān)逆變電路,其特征是在直流母線正、負極之間依次串聯(lián)了第二電解電容[Cd1]、第一電解電容[Cd0]和第三電解電容[Cd2],三個電解電容所在的支路并聯(lián)三個橋臂a相橋臂、b相橋臂和c相橋臂,與a相相連的是a相橋臂,與b相相連的是b相橋臂,與c相相連的是c相橋臂;
第一開關(guān)器件[S1],第四開關(guān)器件[S4]分別反并聯(lián)第一二極管[D1]和第四二極管[D4],第一開關(guān)器件[S1],第四開關(guān)器件[S4]位于a相橋臂,第二開關(guān)器件[S2],第五開關(guān)器件[S5]分別反并聯(lián)第二二極管[D2]和第五二極管[D5],第二開關(guān)器件[S2],第五開關(guān)器件[S5]位于b相橋臂,第三開關(guān)器件[S3],第六開關(guān)器件[S6]分別反并聯(lián)第三二極管[D3]和第六二極管[D6],第三開關(guān)器件[S3],第六開關(guān)器件[S6]位于c相橋臂,在a相橋臂的中點與第一開關(guān)器件[S1]之間接入第一耦合電感[L1],在a相橋臂的中點與第四開關(guān)器件[S4]之間接入第四耦合電感[L4],第一耦合電感[L1]和第四耦合電感[L4]的連接點作為a相橋臂的中點;在b相橋臂的中點與第二開關(guān)器件[S2]之間接入第二耦合電感[L2],在b相橋臂的中點與第五開關(guān)器件[S5]之間接入第五耦合電感[L5],第二耦合電感[L2]和第五耦合電感[L5]的連接點作為b相橋臂的中點;在c相橋臂的中點與第三開關(guān)器件[S3]之間接入第三耦合電感[L3],在c相橋臂的中點與第六開關(guān)器件[S6]之間接入第六耦合電感[L6],第三耦合電感[L3]和第六耦合電感[L6]的連接點作為c相橋臂的中點;在a相上,第七耦合電感[Lf1]與第一耦合電感[L1]、第四耦合電感[L4]緊密耦合在同一鐵芯上,在b相上,第八耦合電感[Lf2]與第二耦合電感[L2]、第五耦合電感[L5]緊密耦合在同一鐵芯上,在c相上,第九耦合電感[Lf3]與第三耦合電感[L3]、第六耦合電感[L6]緊密耦合在同一鐵芯上,第七耦合電感[Lf1]、第八耦合電感[Lf2]、第九耦合電感[Lf3]的一端都與第一電解電容[Cd0]的負極相連,第七耦合電感[Lf1]、第八耦合電感[Lf2]、第九耦合電感[Lf3]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七二極管[Df1]、第八二極管[Df2]、第九二極管[Df3]的陽極相連,第七二極管[Df1]、第八二極管[Df2]、第九二極管[Df3]的陰極都與第一電解電容[Cd0]的正極相連;
第一諧振電容[Cr1]的一端接在a相橋臂的第一耦合電感[L1]與第一開關(guān)器件[S1]的連接點上,第一諧振電容[Cr1]的另一端與第十二極管[Dd1]的陰極相連,第十二極管[Dd1]的陽極與第一電解電容[Cd0]的正極相連,第十六二極管[Dr1]的陽極接在第十二極管[Dd1]與第一諧振電容[Cr1]的連接點上,第十六二極管[Dr1]的陰極與第一諧振電感[Lr1]的一端相連,第一諧振電感[Lr1]的另一端接在直流母線的正極上;
第二諧振電容[Cr2]的一端接在b相橋臂的第二耦合電感[L2]與第二開關(guān)器件[S2]的連接點上,第二諧振電容[Cr2]的另一端與第十一二極管[Dd2]的陰極相連,第十一二極管[Dd2]的陽極與第一電解電容[Cd0]的正極相連,第十七二極管[Dr2]的陽極接在第十一二極管[Dd2]與第二諧振電容[Cr2]的連接點上,第十七二極管[Dr2]的陰極與第二諧振電感[Lr2]的一端相連,第二諧振電感[Lr2]的另一端接在直流母線的正極上;
第三諧振電容[Cr3]的一端接在c相橋臂的第三耦合電感[L3]與第三開關(guān)器件[S3]的連接點上,第三諧振電容[Cr3]的另一端與第十二二極管[Dd3]的陰極相連,第十二二極管[Dd3]的陽極與第一電解電容[Cd0]的正極相連,第十八二極管[Dr3]的陽極接在第十二二極管[Dd3]與第三諧振電容[Cr3]的連接點上,第十八二極管[Dr3]的陰極與第三諧振電感[Lr3]的一端相連,第三諧振電感[Lr3]的另一端接在直流母線的正極上;
第四諧振電容[Cr4]的一端接在a相橋臂的第四耦合電感[L4]與第四開關(guān)器件[S4]的連接點上,第四諧振電容[Cr4]的另一端與第十三二極管[Dd4]的陽極相連,第十三二極管[Dd4]的陰極與第一電解電容[Cd0]的負極相連,第十九二極管[Dr4]的陰極接在第十三二極管[Dd4]與第四諧振電容[Cr4]的連接點上,第十九二極管[Dr4]的陽極與第四諧振電感[Lr4]的一端相連,第四諧振電感[Lr4]的另一端接在直流母線的負極上;
第五諧振電容[Cr5]的一端接在b相橋臂的第五耦合電感[L5]與第五開關(guān)器件[S5]的連接點上,第五諧振電容[Cr5]的另一端與第十四二極管[Dd5]的陽極相連,第十四二極管[Dd5]的陰極與第一電解電容[Cd0]的負極相連,第二十二極管[Dr5]的陰極接在第十四二極管[Dd5]與第五諧振電容[Cr5]的連接點上,第二十二極管[Dr5]的陽極與第五諧振電感[Lr5]的一端相連,第五諧振電感[Lr5]的另一端接在直流母線的負極上;
第六諧振電容[Cr6]的一端接在c相橋臂的第六耦合電感[L6]與第六開關(guān)器件[S6]的連接點上,第六諧振電容[Cr6]的另一端與第十五二極管[Dd6]的陽極相連,第十五二極管[Dd6]的陰極與第一電解電容[Cd0]的負極相連,第二十一二極管[Dr6]的陰極接在第十五二極管[Dd6]與第六諧振電容[Cr6]的連接點上,第二十一二極管[Dr6]的陽極與第六諧振電感[Lr6]的一端相連,第六諧振電感[Lr6]的另一端接在直流母線的負極上。
2.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諧振極型三相軟開關(guān)逆變電路,其特征在于省略了所述的第二諧振電感[Lr2]和第三諧振電感[Lr3],并將第十六二極管[Dr1]、第十七二極管[Dr2]和第十八二極管[Dr3]的陰極都與第一諧振電感[Lr1]的一端相連,第一諧振電感[Lr1]的另一端接在直流母線的正極上,省略了所述的第五諧振電感[Lr5]和第六諧振電感[Lr6],并將第十九二極管[Dr4]、第二十二極管[Dr5]和第二十一二極管[Dr6]的陽極都與第四諧振電感[Lr4]的一端相連,第四諧振電感[Lr4]的另一端接在直流母線的負極上。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東北大學(xué),未經(jīng)東北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0240.9/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基于蜂群算法的自組織QoS路由方法
- 下一篇:四珍果酒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間、交流和直流之間、或直流和直流之間的轉(zhuǎn)換以及用于與電源或類似的供電系統(tǒng)一起使用的設(shè)備;直流或交流輸入功率至浪涌輸出功率的轉(zhuǎn)換;以及它們的控制或調(diào)節(jié)
H02M7-00 交流功率輸入變換為直流功率輸出;直流功率輸入變換為交流功率輸出
H02M7-02 .不可逆的交流功率輸入變換為直流功率輸出
H02M7-42 .不可逆的直流功率輸入變換為交流功率輸出的
H02M7-66 .帶有可逆變的
H02M7-68 ..用靜態(tài)變換器的
H02M7-86 ..用動態(tài)變換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