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葵花粕中綠原酸提取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10178.3 | 申請日: | 2009-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12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1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陳永勝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陳永勝 |
| 主分類號: | C07C69/732 | 分類號: | C07C69/732;C07C67/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8000 內(nèi)蒙*** | 國省代碼: | 內(nèi)蒙古;15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葵花 粕中綠原酸 提取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葵花粕中綠原酸提取方法。
技術(shù)背景綠原酸是由咖啡酸與奎尼酸組成的縮酚酸,化學(xué)名3-O-咖啡酞奎尼酸,分子式:C16H18O9,分子量:354.30,是植物體在有氧呼吸過程中經(jīng)莽草酸途徑產(chǎn)生的一種苯丙素類化合物。廣泛存在與高等雙子葉植物中,主要存在于忍冬科忍冬屬、菊科篙屬植物中,其中含量較高的植物有:杜仲、金銀花、向日葵、繼木、咖啡、可可樹等。
向日葵是綠原酸含量較高的植物,據(jù)測定葵花籽中綠原酸含量為1.5%~3.3%,其主要分布在葵仁的糊粉層中或細胞中的蛋白質(zhì)顆粒內(nèi)。葵花粕是葵花籽制油時的副產(chǎn)物,一般含綠原酸1.1%~4.5%,蛋白質(zhì)29%~43%。
有關(guān)綠原酸提取的方法和專利技術(shù)較多,但多見從杜仲、金銀花等植物中提取,很少見從葵花粕中提取的報道。如山東大學(xué)專利(專利號:03111946)公開了一種制備綠原酸的方法,其方法包括用溶液對原料回流提取,抽濾,合并濾液,濾液減壓濃縮及粗提物分離純化,所用原料為干牛蒡葉。具體的工藝過程是用pH2~3的有機溶劑分次回流提取干牛蒡葉3hr;每次提取后抽濾,合并濾液,濾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得牛蒡葉粗提物;然后,將牛蒡葉粗提物過聚酰胺柱,用水及甲醇洗脫,洗脫液經(jīng)濃縮、精制,得綠原酸純品。再如廣州漢方現(xiàn)代中藥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專利號:200610123973.X)從杜仲葉制備高純度綠原酸和總黃酮的方法,具體涉及從杜仲葉中制備高純度綠原酸和總黃酮的方法。它是將杜仲葉粉碎,用pH值為3~6的45%~55%乙醇溶液提取;取提取液上中極性的JD-1型大孔樹脂柱進行飽和吸附,依次用水、20%~45%的乙醇溶液、60%~75%的乙醇溶液進行洗脫,分別得綠原酸粗品和含總黃酮的干粉;取綠原酸粗品上硅膠柱,用乙酸乙酯或丙酮或甲醇或乙醇進行洗脫,分段收集洗脫液,減壓濃縮,濃縮物用丙酮或水重結(jié)晶,得綠原酸精品。最后如遼寧省錦州市連戈的專利公開了(專利號:200510047693.0)一種從葵花籽餅中提取綠原酸及葵花蛋白的方法,具體提取方法是:用食鹽水溶液浸泡并攪拌葵花籽餅;用膠體磨將葵花籽餅粉碎,使葵花籽餅中的蛋白和綠原酸充分溶解在食鹽水溶液中,并冷卻至室溫;然后,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含有蛋白和綠原酸的水溶液,使其通過大孔樹脂柱,吸附水溶液中的綠原酸;吸附后的料液加入鹽酸,使蛋白析出沉淀,再對上述料液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葵花蛋白凝乳;加水稀釋,閃蒸滅菌,噴霧干燥,即得到高純度葵花蛋白;用甲醇、丙酮、乙醇和軟化水配制的洗脫液通過大孔樹脂柱,洗脫吸附在大孔樹脂柱中的綠原酸;蒸發(fā)洗脫液,使有機溶劑完全蒸發(fā),得到綠原酸水溶液;將綠原酸水溶液噴霧干燥,即得到綠原酸干粉。
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葵花粕中綠原酸提取方法,使葵花粕中綠原酸提取方法更為先進成熟,簡單實用,提取率更高,更適合進行工業(yè)化生產(chǎn),并且在生產(chǎn)中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發(fā)明的內(nèi)容本發(fā)明采取如下加工工藝方法:將葵花粕粉碎,加入濃度為1%的纖維素酶和濃度為5%的蛋白酶,纖維素酶與蛋白酶酶液比為4∶1,葵花粕與兩種酶液比為1∶8,調(diào)pH值為4,酶解時間1.2小時,酶解溫度49℃;再用pH值為3~6的45%~55%乙醇溶液浸提,使葵花粕中的綠原酸充分溶解在浸提液中,并冷卻至室溫;然后,進行固液分離,使浸提液通過大孔樹脂柱,吸附溶液中的綠原酸;用甲醇等溶劑和軟化水配制的洗脫液通過大孔樹脂柱,洗脫吸附在大孔樹脂柱中的綠原酸;蒸發(fā)洗脫液,使有機溶劑完全蒸發(fā),得到綠原酸水溶液;將綠原酸水溶液噴霧干燥,即得到綠原酸干粉。
發(fā)明的積極效果采用上述方法提取綠原酸,操作較為簡單,反應(yīng)條件溫和,而且提取的綠原酸無污染,更適合工業(yè)化生產(chǎn),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綠原酸得率可達到1.91%。
實施例稱取500克葵花粕,進行粉碎處理,加入濃度為1%的纖維素酶600ml和濃度為5%的蛋白酶150ml,葵花粕與酶液比為1∶8,調(diào)pH值為4,酶解時間1.2小時,酶解溫度49℃;再用pH值為3~6的45%~55%乙醇溶液浸提,使葵花粕中的綠原酸充分溶解在浸提液中,并冷卻至室溫;然后,進行固液分離,使浸提液通過大孔樹脂柱,吸附溶液中的綠原酸;用甲醇等溶劑和軟化水配制的洗脫液通過大孔樹脂柱,洗脫吸附在大孔樹脂柱中的綠原酸;蒸發(fā)洗脫液,使有機溶劑完全蒸發(fā),得到綠原酸水溶液;將綠原酸水溶液噴霧干燥,即得到綠原酸干粉。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陳永勝,未經(jīng)陳永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10178.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