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通微通道存儲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09980.0 | 申請日: | 2009-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48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鈞;林哲歆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L45/00 | 分類號: | H01L45/00;G11C11/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通微 通道 存儲器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通微通道存儲器(Conductive?Bridging?Random?Access Memory,CBRAM)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導通微通道存儲器(CBRAM)是一種利用電阻值變化進行數據存取的非 易失性存儲器技術,同屬電阻式存儲器(RRAM)的范疇。導通微通道存儲器 的元件結構可視為電解槽,由金屬陽極(Ag或Cu)與惰性陰極(Ni、W或Pt) 中間填以固態電解質(Solid?electrolyte)所組成。此固態電解質的材料為玻璃狀 態的硫屬化合物(Chalcogenide)或是玻璃氧化物。在二極之間施加微小的電壓 后,陽極產生會氧化反應,使電極表面的金屬放出電子后呈現離子態溶入電 解質。因電性遷移的緣故,將往陰極方向移動,最后在陰極表面進行還原反 應析出可導電金屬原子,并進一步形成細絲(Filament),而使固態電解質整體 電阻值下降,完成寫(Write)的動作。反之,在擦除(Erase)操作時則將電壓反 向對調,使可導電金屬原子形成的細絲在電解質中消失,讓電阻逐漸回升至 起始狀態。
對于擁有雙穩定電阻轉換的氧化物可變電阻來說,其低電阻路徑-細絲 是決定電阻轉換的關鍵,金屬細絲是CBRAM存儲器中的低電阻路徑,當元 件經過數萬次高低電阻轉換的耐久性測試后,細絲在固態電解質內的數量與 分布范圍可能會降低元件循環(Cycling)的次數,以及高低組態轉換的時間 (Switching?time)。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導通微通道存儲器(CBRAM)元件,包括第一電極層、介 電層、固態電解質層、第二電極層以及金屬層。上述固態電解質層是位于第 一電極層上,第二電極層是位于固態電解質層上,至于金屬層是位于固態電 解質層旁。而介電層是在固態電解質層與金屬層之間。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制造導通微通道存儲器元件的方法,包括先在第一電 極層上形成介電層,再進行曝光顯影與蝕刻,以在介電層中形成至少一第一 溝槽。隨后,在溝槽內填滿金屬層,再進行曝光顯影與蝕刻,以在第一溝槽 旁的介電層中形成第二溝槽,且第二溝槽曝露出第一電極層的部分表面。接 著,在第二溝槽內沉積固態電解質層,再在固態電解質層上沉積第二電極層。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 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導通微通道存儲器元件的剖面示意 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另一種導通微通道存儲器元件的剖面示意 圖。
圖3是圖2的金屬層的一種范例的俯視圖。
圖4是圖2的金屬層的另一種范例的俯視圖。
圖5是圖1或圖2的部分放大圖。
圖6A至圖6F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導通微通道存儲器元件 的制造流程剖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導通微通道存儲器元件????102、600:第一電極層
110、602:介電層?????????????104、612:固態電解質層
106、614:第二電極層?????????108、108a、108b、500、608:金屬層
112:溝槽????????????????????114:內表面
400:尖端????????????????????604:第一溝槽
606:表面????????????????????610:第二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導通微通道存儲器(CBRAM)元件的 剖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未經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99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平面光源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臟話檢測助手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