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的燃料泵罩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08231.6 | 申請日: | 2009-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39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竹繁徹朗;早田真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J37/00 | 分類號: | B62J37/00;B62J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岳雪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燃料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燃料箱上設置燃料泵、而在該燃料泵的上方具備燃料泵罩的車輛的燃料泵罩結構。
背景技術
在燃料箱上設置燃料泵、而在該燃料泵的上方具備燃料泵罩的自動兩輪車被知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82018公報(圖13)
專利文獻1的圖13中,在左右的后車架23、23(符號借用該公報的,以下相同)之間配置燃料箱34A,在該燃料箱34A的上面安裝具有排出管130和返回管131的燃料泵118,排出管130連接有燃料軟管132,返回管131連接有返回軟管133。在燃料泵118的上方具備燃料泵罩138,該燃料泵罩138防止乘坐者車座的底面與排出管130和返回管131等產生干涉。
燃料箱34A作為上下半體的結合部而達全周地設置有向外側伸出的凸緣部112,該凸緣部112的一部分處形成有缺口135,使燃料軟管132和返回軟管133在該缺口135處通過。
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在設置缺口135的基礎上為了避免凸緣部112與燃料軟管132和返回軟管133產生干涉,則需要設置把凸緣部112的一部分彎曲的彎曲部,或對凸緣部112追加設置保護部件。若設置彎曲部或保護部件,則有可能招致車輛成本的上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技術,一邊謀求降低車輛成本一邊防止把燃料箱的上半部與下半部接合的接合部與燃料軟管等產生干涉。
本發明內容1發明的鞍乘型車輛具備:車體架、該車體架上安裝的乘坐者就座的乘坐者車座、設置在該乘坐者車座的下方且具有把上半部的上凸緣部與下半部的下凸緣部對接焊接而成的水平接合部的燃料箱、從上方安裝在該燃料箱上且向內燃機供給燃料的燃料泵、設置在該燃料泵與乘坐者車座之間的燃料泵罩,其中,燃料泵罩設置有從接合部垂下的垂下部,
在該垂下部,覆蓋接合部而一體設置有對與燃料泵連接的配線進行引導的配線引導器。
本發明內容2的發明是,燃料泵罩設置有從接合部垂下且把燃料泵罩與燃料箱的長度方向和燃料箱的寬度方向進行對位的對位部,該兩個對位部一體設置有把接合部從上下夾持卡合的夾持卡合部。
本發明內容3的發明是,燃料泵罩設置向燃料箱安裝的安裝座,在該安裝座,利用向車輛的車體架安裝的連結部件把所述燃料泵罩和所述燃料箱連結。
本發明內容4的發明是,把對連結燃料泵與內燃機的燃料軟管進行引導的燃料軟管引導器與對位部設置成一體。
本發明內容1的發明中,由于在設置于燃料泵罩的垂下部,從接合部垂下且覆蓋接合部而一體設置有配線引導器,所以能夠防止配線與接合部產生干涉。
由于能夠防止配線與接合部產生干涉,所以不需要把接合部折彎或是另外追加設置防止配線與接合部擦碰的部件,而且由于把配線引導器與泵罩設置成一體,所以能夠一邊謀求降低車輛成本一邊防止燃料箱的接合部與燃料軟管等產生干涉。
本發明內容2的發明中,燃料泵罩設置有從接合部垂下且把燃料泵罩與燃料箱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進行對位的對位部。
在組裝燃料泵罩時由于僅由對位部對位就能夠進行對位,所以把燃料泵罩對燃料箱的對位作業容易。由對位作業容易而能夠縮短組裝的作業時間。且由于利用對位部設置的夾持卡合部把接合部進行夾持,所以不需要泵罩向燃料箱連結的連結部件,能夠降低成本。
本發明內容3的發明中,把燃料泵罩和燃料箱由向車體架安裝的連結部件一起連結。由于把燃料泵罩由安裝燃料箱的連結部件一起連結,所以能夠不需要如現有這樣為了把燃料泵罩向燃料箱安裝而專用設置的連結部件。由于不需要專用的連結部件,所以能夠減少零件個數。減少零件個數就能夠降低車輛成本。
本發明內容4的發明中,由于燃料泵罩中把燃料軟管引導器與對位部設置成一體,所以不需要專用的燃料軟管引導器等引導部件。不需要引導部件則能夠謀求更加降低車輛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自動兩輪車的側視圖;
圖2是本發明鞍乘型車輛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鞍乘型車輛上設置的燃料箱和燃料泵罩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說明本發明鞍乘型車輛上設置的燃料箱安裝有燃料泵罩情況的俯視圖;
圖5是圖4的5向視圖;
圖6是圖4的6-6線剖視圖;
圖7是圖4的7-7線剖視圖;
圖8(a)、(b)是說明本發明燃料箱與配線之間作用的實施例圖和比較例圖。
符號說明
10鞍乘型車輛????11車體架????51燃料箱????52燃料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82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