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可拆裝光源單元的背光模塊和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07961.4 | 申請日: | 2009-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26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鯨岡秀樹;高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NEC液晶技術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8/00;F21V19/00;G02F1/13357;G02F1/133;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志湧;安 翔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拆裝 光源 單元 背光 模塊 液晶 顯示裝置 | ||
本申請基于并要求來自2008年3月6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 No.2008-055836和2008年9月25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 No.2008-245318的優先權利益,所述申請的公開通過參引完全合并于 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塊以及具有該背光模塊的液晶顯示(LCD) 裝置,并且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使用具有可拆裝光源單元的邊光式背 光模塊的LCD裝置,該可拆裝光源具有一列諸如發光二極管(LED) 的點光源。
背景技術
LCD裝置的缺陷因素中的一個是由于光源的壽命而導致的光源的 非照明狀態或者亮度下降。由于通過替換光源能容易地修補這些缺陷, 所以重要的是具有長期使用的用于LCD裝置中的光源的可更換機構或 可拆裝機構。
參照圖27來描述上述的可拆裝光源,圖27對應于日本專利申請 特開No.1994-051293(專利文獻1)的圖2。
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可拆裝光源單元271在其兩端處設有光源保 持部276,而反射體279在保持部之間延伸以在其中容納光源278。此 光源單元271設計為利用導光板保持部270將導光板(LGP)275夾在 中間并保持在保持殼272與滑動系統277之間。光源單元271能平行 于LGP?275滑動,使得能將光源單元271整體從保持殼272中拉出或 抽出,從而提供可拆裝的光源單元。
將直管式冷陰極熒光燈管用作上述的光源,該直管式冷陰極熒光 燈管利用比LED(發光二極管)更高的發熱溫度運行。直管式冷陰極 熒光燈管是桿狀光源,并且除了鄰近位于兩端處的電極的端部外,它 都發光。當將此熒光燈管用作光源時,反射體279覆蓋熒光燈管278, 除該光源周圍的兩端附近之外。僅僅與LGP?275的光學入射面相對的 反射體279的一部分打開以引導光源的光進入LGP?275。為了避免來自 光源的熱的影響,反射體279和LGP?275通常與光源分開。因此,光 源的發光面與LGP的光學入射面之間的距離稍稍影響其光學特性。
另一方面,當將一列LED用作光源時,LED中的每一個是點狀光 源,因而需要輸出光的有效使用。因此,LED的發光面與LGP的光學 入射面之間的距離大大地影響其光學特性。為了充分利用點光源的光 作為LCD裝置的背光模塊,必須使輸出光進入LGP中,而不泄漏來自 點光源的輸出光。為此,需要盡可能靠近LGP的光學入射面來放置LED 的發光面,并且如圖28中所示,使LED光源28接觸到LGP?25上的 結構是通常和有效的,圖28對應于日本專利申請特開No.2005-321586 的圖1(專利文獻2)。在圖28中,LED光源28安裝在柔性印刷電路 (FPC)襯底29上,并且通過使用雙面膠帶259來將FPC襯底29固 定到LGP。LGP?25夾在反射片26與一組光學片24之間,并且它們容 納在殼27內并被頂推架22覆蓋。
由于該列LED?28是與LGP?25的光學入射面255相對的點光陣列, 所以由于LED引起的一列亮點往往出現在背光模塊的發光面或液晶顯 示面。為了避免這種事件,對LGP?25的光學入射面255或LED?28和 LGP?25的相對面施加特殊處理,以便通過分散LED?28的輸出光來消 除由于LED發射導致的點狀亮點,從而均衡背光模塊的發光面251或 LCD表面的亮度,如日本專利申請特開No.2006-302710(專利文獻3) 和日本專利申請特開No.2004-213025(專利文獻4)中所示。圖29和 圖30分別對應于專利文獻3的圖3和圖1,而圖31對應于專利文獻4 的圖6。
在圖29和圖30中,該列LED?28設置在布線襯底29上。棱鏡組 256形成在LGP?25的光學入射面上。
在圖31中,折射構件285插在LED?28與LGP?25之間。折射構 件285在其與LGP?25的光學入射面255相對的側面上設有光透射區 284,LED?28的每一個的中心光軸289穿過該光透射區284,而棱鏡區 286形成在每個光透射區284的兩側上。全息圖256設置在LGP?25的 后側上。
當將冷陰極熒光燈管用作光源時,考慮到光源的熱量以及其中光 源是桿式的并且整個光源發光而光源被反射體覆蓋的這種結構的影 響,有效的是分開光源和LGP,并且可以使用如專利文獻1中所示的 這種光源可更換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EC液晶技術株式會社,未經NEC液晶技術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79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