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的中草藥混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03530.0 | 申請日: | 2009-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535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24 |
| 發明(設計)人: | 熊烈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烈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6 | 分類號: | A61K36/756;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6800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消化 性潰瘍 中草藥 混合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中藥技術,具體涉及到抗潰瘍藥的基礎理論與應用 領域。
背景資料
消化性潰瘍(以下簡稱潰瘍病)是常見病、多發病,全人類發病 率約10%。開發抗潰瘍藥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消化性潰瘍發病原因 復雜,目前大多數專家認為,HP感染和胃酸分泌過多是消化性潰瘍 的主要發病原因,其他還有諸如吸煙、嗜酒、(對胃有損害的)藥物、 膽汁返流等次要因素。
“無酸就無潰瘍”和“HP感染是潰瘍病的重要因素”是現代抗潰 瘍藥物研發者的基調。所以,抗酸劑(如奧美拉唑,法莫替丁)和抑 殺HP(痢特靈、新型青霉素、頭孢菌素等)的藥物是臨床治療消化 性潰瘍病使用的主流藥物。鑒于潰瘍病并發癥的原因,臨床上在單獨 或聯合使用上述主流藥物時,經常配伍使用潰瘍面保護劑(鉍劑、甘 草甜素、前列腺素E以及氫氧化鋁、VU、果膠等)和選擇使用胃腸 動力劑(如嗎丁啉)。另外,還有一些具有多重功能的復方制劑(如 胃必治、斯達舒,三九胃泰,胃康靈等)在臨床上使用。然抗酸治療、 抑殺HP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理論證實它的科學性,所以,目前治 療消化性潰瘍還是憑經驗。
中醫沒有消化性潰瘍的概念。治療上分屬于心痛、胃脘痛、腹痛、 中焦病、便秘、脾虛、肝郁等多種病癥。以寒熱虛實辯證,施以溫、 清、補、瀉、宣、通之法: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活血、止痛...... 這些辦法雖然有效,但是理論繁復、方法駁雜,卒難措用。所以,治 療潰瘍病——中醫傳統的辨證施治的方法也不理想。
經查詢,最近公開的(專利)抗潰瘍藥基本上就兩個類型,一個 是以抗酸、抗HP、保護潰瘍面或選擇(配伍)使用胃腸動力劑為主 要模式的;另一個是以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為模式的。它們有一個共同 點是必須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藥物配伍使用不方便,藥物的服用量大, 加重服藥(患)者經濟負擔。
臨床藥物的開發,旨在實用,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療效穩定、 服用量少、經濟方便的綠色安全的抗潰瘍藥。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解決的辦法只有兩條途徑:一是改進藥物結 構,二是發掘更新基礎理論。近年來,在藥物結構方面,研究者做了 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顯著地成績;而對基礎理論、特別是基礎理論與 藥物實際應用的研究明顯不夠深入。鑒于目前采用多種藥物治療潰瘍 病還是憑經驗,這就證明,人們至今還沒有找到潰瘍病的發病原因與 治療的最佳結合點。經過十多年的探索,申請人研究傳統中醫學說時 發現——氣血運行與消化性潰瘍(乃至整個消化系統疾病)存在依存 關系:中醫理論認為“人受胃氣于胃,胃為水谷之海。灌溉經絡,長 養百骸,而五臟六腑皆取其氣。故清氣為榮,濁氣為衛。榮衛二氣, 周流不息。陰陽相貫血氣,榮衛常相流通,何病之有?氣行則血行, 氣止則血止,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一窒凝焉,則百 病由此而生《壽世保元-血氣論》”,“......氣鍵則升降不失其度;氣弱 則稽滯矣。氣將絕則升降之道廢也,運化之機馳也”《壽世保元-脾胃 論》。“天地之道,陰陽而已,陰陽之理,升降而已矣......一身之內, 非陽傷則陰傷,陽傷者不升,陰損者不降,不降不升,而生生之機息 矣......故吾人業醫,必先參天地之陰陽升降,了然于心目間,而后以 藥性之陰陽,治人身之陰陽,藥性之升降,調人身之升降,則人身之 升降,自合于天地之陰陽升降矣《醫源》”。意思是說,氣血運行必須 依賴胃的“灌溉”,胃(腸)功能又是通過氣血運行來實現的,而氣 血運行又是以升降的方式完成的。因此,胃與氣血運行兩者之間存在 相互依存關系。大家知道,生命是運動的,新陳代謝是生命運動的根 本形式,新陳代謝又是在“氣血運行”(或稱“體液循環”)的基礎上 完成實現的(這與傳統中醫學理論——氣血運行和現代西醫學的體液 循環的機制是共通的道理)。也就是說,無論傳統(中)醫學還是現 代(西)醫學,都不能否認的一點就是:新陳代謝是以體液循環為根 本形式完成的,因為任何一個機體的生理活動,都需要體液循環功能 的支持。氣血運行正常,胃自然“升降不失其度”;反之,氣血一有 “窒凝”,“聚則中(胃居中宮)滿《壽世保元-血氣論》”——清不升 濁不降也。清(陽)不升則膈悶、飽脹、矢氣(放屁);濁(陰)不 降則噦則嘔吐,。聚而不通,不通則痛。清濁不分,濕留為飲為痰為 滯下(腹瀉);久聚則熱,煉濕成痰,痰熱化毒;灼傷胃皮(粘膜), 漬發胃炎,日久入絡,浸為潰瘍。所以,腹痛腹瀉腹脹嘔噦是潰瘍病 的臨床表現。癥狀雖多,然病因只有氣血運行失常一個原因。所以, 申請人認為,用恢復氣血運行方法就是治療潰瘍病最佳方案——這就 是潰瘍病的病因與治療的最佳結合點。所以,本發明取苦降溫升、“通 天徹地”之交泰丸(黃連、肉桂兩味藥物組成)以黃檗易黃連加三七而 成。化交通心腎之方成運行氣血抗潰瘍之劑。以黃連易黃檗,一取功 同黃連苦降清瀉胃腸濕毒,二取黃檗尚含粘液保胃護腸之功;輔之以 肉桂,一取辛熱助氣上行陽道,宣通血脈,二取甘溫制黃檗挾陰下行 陰竅,克化太過。如此苦溫并用,清升濁降,運行氣血,得三七化瘀 之助,其功更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烈,未經熊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35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