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的電解加工方法及陰極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01564.6 | 申請日: | 2007-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2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東標;陸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H3/00 | 分類號: | B23H3/00;B23H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學成 |
| 地址: | 210016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矩陣 柵極 可調 陰極 電解 加工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特種加工中的電解加工領域新型陰極頭設計技術,更具體的說, 是一種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電解加工方法及陰極系統。是原案申請號: 200710133809.1,申請日:2007年10月9日,發明名稱:基于矩陣柵極式陰 極的電解加工方法及陰極系統的一項分案申請。
背景技術
陰極是電解加工的工具,它的結構、形狀和精度對零件的加工質量有極大的 影響,是保證零件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的重要前提,特別是對于形狀復雜和精度 要求較高的零件,陰極設計已成為電解加工應用中的一個難題。陰極設計與控制 是電解加工技術應用中首先面臨和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傳統意義上的陰極設計與控制,是根據待加工零件已知的幾何形狀來求得陰 極的輪廓形狀。比較常見的陰極設計方法有cos?θ法、斜陰極法、相對位移法、 導電紙模擬法、復變函數法及迭代試驗修正法等。這些設計方法對電解加工的發 展和電解加工物理過程的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這些設計方法存在一 些共同問題:
1)對陰極需進行不斷的對比修正,從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要求 操作者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很高的技術水平;
2)陰極的生產、制造周期長,制造成本高昂,特別是對于形狀復雜和精度 要求較高的零件了;
3)工具陰極制造完成后,形狀就固定不變,即一種工具陰極只能用來加工 一種形狀的葉片,加工對象單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的電解加工方法及陰 極系統,實現一種陰極加工多種不同形狀的陽極工件,從而創造加工對象多樣化 的新格局。
一種基于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的電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過程:
(1)、利用已有陽極工件,按照陽極形狀排列柵極單元在合適位置,組成柵 極式可調陰極;
(2)信號構造/監控平臺將需要加工的陽極輪廓數據處理成m×n矩陣式分 布的陽極脈沖信號序列,發送基脈沖到脈沖源,發送陽極脈沖信號序列到調幅器;
(3)、脈沖源接收到信號構造/監控平臺發送來的基脈沖大小,發出加工基 脈沖;
(4)、多路發生器把脈沖源發來的加工基脈沖轉換為m×n矩陣式多路基脈 沖信號,然后發送給調幅器;
(5)、調幅器根據信號構造/監控平臺發送來的陽極脈沖信號序列,對多路 發生器過來的多路基脈沖進行調幅,判斷不需要調幅,對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輸 入大小一致的加工電流進行類似拷貝式的加工;
(6)、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發出加工脈沖信號序列的電流來加工陽極工件, 當加工間隙基本保持不變,檢測的力信號大小也基本不變,即加工達到平衡,加 工結束,得到加工零件的表面;
(7)、加工過程中,信號檢測器檢測調幅器發送到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的加 工脈沖信號序列的大小,防止某路信號短路、斷路造成加工燒結,避免矩陣柵極 式可調陰極的損壞;
(8)、信號構造/監控平臺的信號監控功能把檢測到的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 上的加工脈沖信號序列與初始生成的陽極脈沖信號序列進行對比,如果檢測到矩 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的某柵極單元信號為空,則立刻控制機床主軸電機,停止進給, 防止短路燒毀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
一種矩陣柵極式陰極系統,其特征在于:由信號構造/監控平臺、脈沖源、 多路發生器、調幅器、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信號檢測器組成,其中:
(1)、信號構造/監控平臺的輸出分成兩路,一路與脈沖源相連接,另一路 與調幅器相連接;
(2)、脈沖源的輸出連接多路發生器的輸入;
(3)、多路發生器的輸出連接調幅器的一個輸入;
(4)、調幅器的另一個輸入與上述信號構造/監控平臺的另一個輸出相連, 調幅器的輸出與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相連;其中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由柵極單元 組成;
(5)、信號檢測器的輸入與調幅器的輸出端相連,信號檢測器的輸出與信號 構造/監控平臺的輸入相連。
本發明提出了矩陣柵極式可調陰極的全新設計與控制思想,該陰極通過控制 矩陣柵極式電解單元即柵極單元的位置,來實現對陰極物理形狀不作任何加工調 整的情況下,可以加工出多種形狀的工件,從而改變傳統陰極加工對象單一的局 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15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機纖維軟化增強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凝血因子Ⅶ或Ⅶa樣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