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壓節電調壓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01556.1 | 申請日: | 2009-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7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戴如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如宏 |
| 主分類號: | H02P13/06 | 分類號: | H02P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276 | 代理人: | 劉云貴 |
| 地址: | 200126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節電 調壓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壓器,尤其涉及一種高壓電力線路中使用的并具有節電功 能的高壓節電調壓器。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電力工業的發展和國家對農業電網改造工程的完善,使原來電 網末端電壓偏低的現象得到了普遍的改善。但是,隨之帶來的問題是電網電 壓普遍偏高,特別是在用電負載低谷時,380V電壓升至450V也是常見現 象,造成電網中損耗增加和供電質量合格率低,而且企業用電變壓器以及所 有設備的電耗增加,并且經常會燒壞電機、減少設備使用壽命、增加維護、 維修費用。
目前市場上獨立運用于高壓線路的電壓調整和節電設備很少,只有日 本、臺灣等廠商推出的高壓設備,但其功能單一,節能節電效果差,更不具 備有載調壓功能。此外,現有單獨的調壓器,如接觸式、感應式、移圈式、 磁性式等調壓器,容量小、電壓等級低,不適用于電力系統的高壓供電網絡。
本發明的發明人在2006年的專利申請CN200610112318.4中提供了一種 高壓節電器,其中自耦式調壓線圈與主回路電抗線圈并聯,由轉換開關控制 接通不同的抽頭來改變主回路電抗線圈兩端的電壓,其中轉換開關采用電力 變壓器的有載調壓開關改制。但是在實際中無法采用,因為改制存在問題, 并且這種有載調壓開關磨損厲害,需要經常更換。雖然采用真空有載開關沒 有上述磨損問題,并且目前已有高壓和超高壓用的真空有載開關的產品,但 是其耐受的級電壓,也即是調壓線圈抽頭之間的電壓,都不超過4000伏,而 當電壓等級為10千伏時,高壓調壓器的調壓線圈上的級電壓最高達10000伏 以上,因此真空有載開關不能用在高壓節電調壓器的調壓線圈上,只能接在 高壓節電調壓器的主回路中,切換電流大,自損耗大,只能具有調壓功能。 如圖1所示,真空有載開關接在自耦抽頭式高壓調壓器的主回路,通過改變 主回路線圈中的抽頭來得到不同的輸出電壓。當電壓等級為10千伏時,抽頭 之間電壓也即是級電壓為300伏,真空有載開關能夠耐受的級電壓一般1000 伏就完全可以了。
此外,現有技術中,為了使同一調壓器具有升壓和降壓的調壓功能,在 高壓調壓器的有載調壓或者自耦式調壓器線圈中需要同時有升壓線圈和降 壓線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壓節電調壓器,采用高壓真空接觸器連接在調壓線 圈中,高壓真空接觸器耐受的電壓等級高,切換電流小。并且在高壓節電調 壓器的輸入和輸出端各連接有轉換開關,通過轉換開關的吸合和斷開來改變 高壓節電調壓器的輸入和輸出連接,從而不增加線圈內部繞組而使高壓節電 調壓器具有升壓和降壓的功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壓節電調壓器,主回路電抗線圈串聯在 高壓線路中,自耦式抽頭調壓線圈與主回路電抗線圈并聯,在同一調壓鐵芯 上繞制有獨立的平衡相位調整線圈,高壓真空接觸器連接在所述自耦式抽頭 調壓線圈中,用于接通所述自耦式抽頭調壓線圈的不同抽頭來改變高壓節電 調壓器的輸出電壓。
進一步,在高壓節電調壓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各連接有一組轉換開關, 用于改變高壓節電調壓器的輸入和輸出連接關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高壓真空接觸器來切換高壓節電調壓器的調壓線圈抽頭檔位, 高壓真空接觸器磨損小,不需要更換,耐受的級電壓高,切換電流小,自損 耗小,除了調壓功能外,和有載調壓器或者自耦調壓器比較更具有節電的功 能。
2)高壓節電調壓器的升壓和降壓共用一組線圈,從而使同一高壓節電 調壓器具有升壓和降壓的功能,并且可以節約50%的調壓器材料。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真空有載開關連接在自耦抽頭式調壓器的主回路的 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高壓真空接觸器連接在高壓節電調壓器的調壓線圈的 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高壓真空接觸器連接在高壓節電調壓器的調壓線圈的 結構圖;
圖4是本發明的高壓節電調壓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連接轉換開關的示 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如宏,未經戴如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15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集成電路器件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顯示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