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接式盤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01429.1 | 申請日: | 2009-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0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敬宏;李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B33/12 | 分類號: | G11B33/12;G11B3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陳小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接 式盤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接式盤機,尤其是涉及光盤機或硬盤等資訊媒體存儲裝置的外接設備。
背景技術
外接式盤機為可攜式的電子產品,為了符合輕薄短小,容易隨身攜帶的消費流行趨勢,產品開發需要減少零件、簡化組合結構。
如圖1所示,為背景技術的中國臺灣申請第094203232號專利案。該背景技術的外接式盤機10,利用一本體框架11兩側設置多個避振墊12,以數個螺栓13固定盤機14。盤機14連接于本體框架11后側的電路板15輸出或輸入資料信號。本體框架11前端卡固一面板16,側邊利用滑槽17讓上機殼18及下機殼19滑入定位。最后利用后蓋20,以螺栓21將上機殼18及下機殼19的后端,固定在本體框架11,構成外接式盤機。
然而,背景技術的外接式盤機10需要本體框架11作為固定主體,且必須使用多個螺栓13及螺栓21,才能將避振墊12、盤機14、后蓋20、上機殼18及下機殼19,分批固定在本體框架11,才能完成組裝。不僅零件多、結構復雜,且需要多道的組裝程序而增長制造工時,增加產品的成本。因此,現有外接式盤機在結構簡化上,仍有問題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接式盤機,不使用螺栓鎖固及卡固的方式,利用背膠方式直接將上下機殼固定結合在盤機上,簡化結構及組裝難度,以提高產能降低產品的成本。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接式盤機,利用背膠彈性的材質,以及獨立定位片本身的彈性,提供盤機避振,以減少盤機零件。
為了達到前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外接式盤機在下機殼凹設承載槽,四周形成側墻,側墻設有下接頭槽,承載槽底面粘設背膠且向上凸設多個定位片,定位片臨近側墻。盤機模塊置于承載槽,周邊由定位片限制,下表面粘固在下機殼的背膠。上機殼四周設邊墻形成凹面,邊墻相對下接頭槽設有上接頭槽,且套蓋在下機殼側墻的外側,凹面內部粘設一背膠粘固盤機模塊的上表面。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外接式盤機的零件分解圖;
圖2為本發明外接式盤機的正面零件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外接式盤機的背面零件分解圖;
圖4為本發明外接式盤機組合的立體圖;
圖5為本發明外接式盤機的剖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30外接式盤機
31盤機
32電路板
33上機殼
34下機殼
35定位片
36背膠
37入口
38薄殼體
39盤機模塊
40側墻
41承載槽
42下接頭槽
43階段部
44邊墻
45條形開口
46凹面
47上接頭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加以說明如下。
請同時參考圖2及圖3,圖2為本發明外接式盤機30的正面分解結構,圖3為本發明外接式盤機30的背面分解結構。圖2顯示外接式盤機30主要包含盤機31、電路板32、上機殼33、下機殼34、定位片35及背膠36等。其中,盤機31可為硬盤(Hard?Disc)、光盤機(Optical?Drive?Disk)或固態硬盤(Solid?State?Disk)等,本實施例以薄型吸入式光盤機為例作說明。盤機31在前端具有一入口37,供光盤片出入,一側具有厚度階段式縮小的薄殼體38。電路板32提供聯外傳輸接頭,例如USB接頭,電路板32連接在盤機31后側面上,構成盤機模塊39。
下機殼34四周的側墻40中,凹設一承載槽41,承載槽41的底面前后長度略大于盤機模塊39,兩側相距的寬度也略大于盤機模塊39,可圍住盤機模塊39。下機殼34前端側墻40的高度低于入口37的高度,后端側墻40則留出裝設電路板32傳輸接頭的下接頭槽42。多個定位片35配合盤機31的外形,由承載槽41底面向上凸設。定位片35由于為一薄片,本身具有彈性,也可與下機殼34一體成形。靠近下機殼34側墻40的定位片35,僅臨近但未靠著側墻40,以供定位片35彈性偏擺的空間。由于實施例為吸入式光盤機的薄殼體38,相對薄殼體38側的定位片35,也可降低高度移至薄殼體38階段部43的位置。承載槽41底面粘設一背膠36,覆蓋大部分底面。背膠36可為雙面膠或涂抹的方式設置,以形成一粘膠的膠質緩沖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14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