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終端自動判斷用戶身份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00265.0 | 申請日: | 2009-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42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吳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靜 |
| 主分類號: | H04W12/06 | 分類號: | H04W12/06;H04W12/08;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1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終端 自動 判斷 用戶 身份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和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屬于鑒權登錄系統設計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由終端和鑒權服務器共同實現鑒權登錄功能的系統。在上述系統中,終端在登錄前將當前使用者的用戶參考標識與本地存儲的用戶鑒權信息進行比對,根據結果對當前使用者的身份以及相關使用場景進行判斷,然后針對判斷結果進行不同的操作以及給用戶不同的界面提示。?
背景技術
在計算機系統、通信系統中,系統常常希望知道使用系統的用戶是誰,以便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以及實施不同的計費標準等相關處理。這時,需要首先在系統中存儲用戶的鑒權信息,并要求用戶在希望以自己的身份使用系統時必須先“登錄”到系統,即系統需要獲取用戶的登錄信息。系統對用戶“鑒權”(將用戶的登錄信息與系統中存儲的用戶鑒權信息按照某種方式進行鑒權)通過后,用戶才能進入“已登錄”的使用狀態。?
例如,上網用戶在使用某些網站的某些功能時需要在網頁上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等登錄信息;移動通信用戶想用手機打電話或上網時,需要插入有自己身份標識的手機卡(在GSM/GPRS/WCDMA/TD-SCDMA等標準中稱為SIM(用戶識別模塊)卡),或者是使用已經將身份標識寫入后的手機(如機卡一體的CDMA手機);使用QQ等安裝在自己PC的客戶端時,需要輸入QQ號和密碼等登錄信息;使用辦公自動化等企業專門軟件時,需要用網頁或者客戶端輸入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等登錄信息后才能進入;等等。?
目前,系統獲取當前用戶的登錄信息的方式有兩類:一類是由用戶自己每次輸入;另一類是在用戶注冊后或第一次輸入后,由客戶端或瀏覽器等終端軟件(自動或經用戶選擇同意)將其保存下來,在下一次登錄時直接使用。無論哪種方式,系統中都必須有負責鑒權功能的服務器(下稱“鑒權服務器”)來存儲用戶的鑒權信息、獲取用戶的登錄信息、以及執行鑒權功能;鑒權通過后,系統中負責提供業務服務的服務器(下稱“業務服務器”)才根據鑒權結果向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
對于由用戶自己每次輸入的登錄方式,正常情況下只有鑒權服務器存儲著用戶在系統中的鑒權信息,相對來講實現方式最簡單、安全性也較高;但也有明顯的缺點,即,用戶每次都需要進行輸入,會讓用戶感覺是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負擔,尤其是對于用戶實際上總是使用同一個終端登錄該系統、或是使用手機等輸入不太方便的終端時對于不必要的感覺更加明顯。?
第二類方式對于減少用戶不必要的操作負擔而言起到了作用,但也有其缺點,包括:?
1.在某終端保存下來的用戶鑒權信息多于一套時,仍然需要請用戶選擇以哪一個用戶的身份來登錄,而無法自動判斷用戶的身份以及相關使用場景;?
2.用戶在系統中的整套鑒權信息除了在鑒權服務器中存儲外,也會保存到不同的終端中,其他用戶僅憑終端中已保存的鑒權信息就可以使用此用戶的身份在此終端進行登錄,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3.如果終端設定以所存儲的用戶當中的某一個用戶(下稱用戶A)的身份來“自動登錄”,則會導致在用戶A之外的其他某用戶(下稱用戶B)希望使用此終端登錄系統時,會先以“自動登錄”所設定的用戶的身份登錄到系統。用戶B必須選擇“注銷”或“重新登錄”等類似的相關菜單后,才能換成自己的身份登錄。而如果用戶B還未注冊,則還需要選擇“注冊”等類似菜單進行注冊后,再進行登錄過程。在這種方式下,用戶B需要能夠找到并會使用相應的菜單才能夠順利地完成“注銷”、“重新登錄”、“注冊”、“登錄”等過程,終端軟件的使用門檻較高。?
4.當用戶使用同一身份在不同的終端登錄到系統時,鑒權服務器根據事先設定的策略,有可能只允許一個終端登錄而其他終端都必須退出;也有可能允許多于一個的終端同時登錄,但此時并不能夠區分和標識用戶使用的是哪個終端。如果業務服務器希望主動地向用戶發送消息(下稱“push消息”),則只能針對用戶來發送。根據策略不同,可設定不能向未登錄用戶發送消息、或者在用戶未登錄時發送的消息在用戶登錄時能夠收到;而在用戶用多于一個終端同時登錄時,則只能采取廣播式的方式將同樣的消息對用戶的每個終端都發送,而無法做到針對不同的終端?發送不同的消息。?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靜,未經吳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002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