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點到多點和多點到多點的以太網虛擬連接的冗余有效
| 申請號: | 200880101116.7 | 申請日: | 200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66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阿里·薩嘉西;薩姆爾·薩拉姆 | 申請(專利權)人: | 思科技術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L12/18;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鶴;南霆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多點 以太網 虛擬 連接 冗余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一般地涉及用于點到多點和多點到多點的以太網虛擬連接(EVC)的冗余。
背景技術
很多服務提供商希望在他們的下一代網絡中并入使得他們能夠減小資金花費和運行花費的傳輸技術。以太網傳輸由于其已被用在很多聯網產品中而可以減小花費。題為“Provider Backbone Bridges”的草案標準IEEE802.1ah已被開發出,用于解決傳統以太網聯網所具有的某些網際聯網問題。
一種重要的以太網屬性是以太網虛擬連接。EVC是兩個或更多個用戶網絡接口(UNI)的關聯,其中,UNI是一標準以太網接口,作為客戶設備與服務提供商的網絡之間的分界點。EVC可以連接兩個或更多個訂戶站點,從而能夠實現以太網服務幀在這些訂戶站點間的傳輸,并且防止不是同一EVC的一部分的訂戶站點之間的數據傳輸。
提供商骨干傳輸(PBT)是一種正在興起的傳輸技術,其利用網絡管理系統來使用IEEE 802.1ah數據平面功能和以太網路徑的靜態配置。當前定義的提供商骨干傳輸僅僅可以支持點到點EVC。
附圖說明
圖1示出可以實現這里描述的實施例的點到多點以太網虛擬連接(EVC)的示例。
圖2示出圖1所示以太網虛擬連接中的主要路徑和備份路徑。
圖3是示出用于在點到多點或多點到多點以太網虛擬連接中提供彈性(resiliency)的過程的流程圖。
圖4示出可用于實現這里描述的實施例的網絡設備的示例。
在若干附圖中的相應標號指示相應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概述
用于以太網虛擬連接(EVC)中的冗余的方法和系統被公開。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種方法一般包括:從以太網虛擬連接中的一節點發送連續性檢查消息,所述以太網虛擬連接將點到多點或多點到多點連接中的至少一個根節點和多個葉節點相連;識別根節點和多個葉節點之間的主要路徑中的失效(failure);切換到備份路徑;以及向節點中的至少一個廣告到備份路徑的切換。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種裝置一般包括:轉發表,其標識以太網虛擬連接中的主要路徑和備份路徑;以及處理器,其可操作用于識別主要路徑中的失效,切換到備份路徑,并向至少一個節點廣告該主要路徑中的失效。
示例性實施例
以下描述被提供以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制造和使用本發明。特定實施例和應用的描述僅僅是作為示例提供的,并且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容易想到各種修改。這里描述的一般原理可被應用到其他實施例和應用,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范圍。因此,本發明不局限于所示實施例,而是符合與這里描述的原理和特征相一致的最大范圍。為了清楚,關于與本發明相關的技術領域中已知的技術實質的細節沒有被詳細描述。
這里描述的系統和方法提供了用于靜態點到多點和多點到多點以太網虛擬連接(EVC)的冗余。如下面將詳細描述的,通過以最小程度或沒有交疊地設置主要和備份路徑并且使用連接故障管理來檢測連接的丟失,從而提供彈性。同步機制也被提供,用于從主要路徑到備份路徑的轉換。
現在參考附圖,首先參考圖1,其示出可以實現這里所述的實施例的點到多點EVC 10的示例。這里描述的實施例工作在包括多個網絡設備的數據通信網絡的上下文中。網絡中的某些設備可以是交換機(例如,接入 交換機、匯聚交換機)、網橋、網關或其他網絡設備。網絡設備可以例如包括主中央處理單元(CPU)、存儲器、接口和總線。在一個實施例中,網絡設備被實現在通用網絡主機機器上,如下面參考圖4所述。
圖1所示的EVC包括一個根節點12、多個葉節點14、16、18、20和位于根節點和葉節點之間的中間節點22、24。節點經由鏈路26相連。根節點12例如可以是提供商邊緣交換機,葉節點可以是在提供商骨干橋接網絡中的提供商交換機。根節點可以與客戶網絡或另一提供商橋接網絡(未示出)通信。將會理解,圖1所示網絡僅僅作為示例,并且這里描述的方法和系統可被實現在具有不同配置和不同類型或數目的節點的網絡中,而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思科技術公司,未經思科技術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8010111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