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溶性非滲透篩管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303515.9 | 申請日: | 200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81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田軍;王學良;王恩和;秦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部鉆探吐哈鉆井工藝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08 | 分類號: | E21B43/08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合縱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湯建武;周星瑩 |
| 地址: | 838202新***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溶性非 滲透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鉆井完井的篩管,是一種油溶性非滲透篩管。
二、背景技術
目前,欠平衡完井通常使用三種方式:1、裸眼完井:裸眼完井只需要在欠平衡條件下下入油管,需要不壓井起下鉆裝置和單向定壓閥兩種輔助設備即可實現安全作業,但裸眼完井對地層要求苛刻,局限性大。2、套管閥(井下防噴器):根據篩管段長度及完井管串結構,預先將套管閥連接在上層套管上,欠平衡鉆井作業完成后,當鉆頭提離套管閥位置時,將套管閥關閉,同時可以敞開井口(打開不壓井起下鉆裝置);當完井管串下至套管閥位置時,打開套管閥,利用井口不壓井起下鉆裝置可以安全順利將篩管下至設計井深。由于套管閥為一次性使用設備,成本較高;套管閥預安裝在技術套管中,并采用水泥封固,一旦失效則沒有任何補救措施;套管閥精度要求較高,失效幾率較大。3、利用非透式可膨脹割縫管實現篩管完井工藝:非透式可膨脹割縫管完井工藝較復雜,工序多,且目前尚處于試驗階段,存在管柱入井后脹不開(尤其是兩根割縫管之間的連接接頭難以脹開,兩根割縫管是完井工藝膠向井眼內下入)、不造縫和脹開后縫寬大,不防砂等風險。三種方法均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嚴重地制約了氣體鉆井技術的推廣應用。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溶性非滲透篩管,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不壓井欠平衡條件下安全下入完井管串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油溶性非滲透篩管,包括管體、盲板、覆蓋物和特殊溶劑;在管體的下端固定安裝有盲板;在管體上均勻分布有能將管體內腔和管體外面相連通的割縫,在管體上固定有能蓋住割縫的覆蓋物,在管體的內腔內有特殊溶劑。
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覆蓋物可通過硫化固定在管體上。
上述盲板的下端可固定安裝有引鞋。
上述割縫的寬度可為0.45毫米。
上述割縫的長度可為60毫米。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能在不壓井欠平衡條件下安全、快速地下入完井管串,因此極大地提高了在不壓井欠平衡條件下向井內下入完井管串的效率和安全性。
四、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在沒有覆蓋物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有覆蓋物時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管體,2為覆蓋物,3為割縫。
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2所示,該油溶性非滲透篩管包括管體1、盲板、覆蓋物2和特殊溶劑;在管體1的下端固定安裝有盲板;在管體1上均勻分布有能將管體內腔和管體外面相連通的割縫3,在管體1上固定有能蓋住割縫的覆蓋物2,在管體1的內腔內有特殊溶劑。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油溶性非滲透篩管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如附圖1、2所示,覆蓋物2通過硫化固定在管體1上。
如附圖1、2所示,盲板的下端固定安裝有引鞋。
如附圖1、2所示,割縫3的寬度為0.45毫米,該割縫3為目前割縫最小寬度。
如附圖1、2所示,割縫3的長度為60毫米。
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使用過程:欠平衡鉆井結束后,起出鉆具,在關閉全封的情況下,將完井管串(引鞋+盲板+篩管串+套管串+反扣短節+送入鉆具+箭形閥+送入鉆具)下至全封處時,保證旋轉防噴器能夠抱緊套管(或篩管)的情況下,打開全封,正常下入完井管串。在下入本實用新型時,及時向其內腔灌入特殊溶劑。當完井管柱下至設計井深后,通過液氮泵車打壓,當壓力升至環空壓力時,先穩壓5分鐘,其后每增加2.0MPa,穩壓30分鐘,在壓力作用下,硫化在割縫3周圍的覆蓋物2逐漸與套管本體分離,特殊溶劑分布其間,迅速溶解覆蓋物2。當壓力突然下降時,說明覆蓋物2已破壞,然后調整完井管串重量,倒開反扣短節,起出送入鉆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部鉆探吐哈鉆井工藝研究院,未經西部鉆探吐哈鉆井工藝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30351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