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低噪聲雙向齒輪泵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38568.7 | 申請日: | 2008-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412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勝;刀禹銘;劉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重工重慶液壓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18 | 分類號: | F04C2/18;F04C15/06;F04C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2160***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噪聲 雙向 齒輪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齒輪泵,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低噪聲雙向齒輪泵。
背景技術
齒輪泵是依靠泵缸與嚙合齒輪間所形成的工作容積變化和移動來輸送液體或使之增壓的回轉泵。統觀國內外,齒輪泵產品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中低壓年代,截止到60年代末,主要有流量脈動大,內泄漏量大等缺點;第二階段從70年代到現在,國內外采用了浮動側板的先進技術并配合使用了固定側板,解決了軸向泄漏。
為了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和保護環境,國內外都在加緊實用新型齒輪泵產品的研究,正在朝節能、節材、降低噪聲、防止泄漏、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以及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方面發展。
目前,一般齒輪泵的工作狀態受其結構限制,轉向不能改變且進出油口固定,如果改變轉向,進出油口隨之改變,密封元件將會失效,造成齒輪泵的損壞。在一般的液壓系統中,如果結構位置許可,我們可通過換向閥來改變油液的流通方向,而不需齒輪泵雙向工作。而且,普通的雙向齒輪泵沒有固定的進出油口,需要在外部連接單向閥等轉換裝置才能保證流向,還必須開設單獨的泄油孔,通過連接管路來排出泄漏油液,占用空間大,可靠性差。但是,在某些使用場合上,由于受客觀因素(比如結構、空間)的限制,如液壓推拉桿、齒輪箱潤滑系統等,要求齒輪泵能雙向工作,進出油口還必須固定。
因此,現有市場迫切需要一種能夠適應雙向工作、通用性強,適用范圍寬、重量輕、壽命長、噪聲低的產品,以滿足使用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低噪聲雙向齒輪泵,該齒輪泵既可以雙向工作,又能使進、出油口位置保持不變,并帶有過載保護裝置的功能,具有適用范圍寬、結構緊湊、重量輕、噪聲低、壽命長、可靠性高、使用維護方便、標準化水平高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低噪聲雙向齒輪泵,包括后蓋、泵體、主動軸、從動軸、主動齒輪、從動齒輪,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分別設置在主動軸和從動軸上,所述主、從動齒輪嚙合連接,后蓋的兩側設置有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主、從動齒輪均采用斜齒輪,所述主、從動齒輪兩側的吸油腔和壓油腔與進油口之間分別設置有一個單向閥,所述吸油腔、壓油腔與出油口三者之間設置有梭閥,通過梭閥的閥芯在閥體上的移動,吸油腔和壓油腔以擇一的形式實現與出油口的連通。
進一步,還包括安全閥,所述安全閥設置在連接進油口和出油口的安全通道上;
進一步,還包括內泄油通道I和內泄油通道II,所述主動軸的軸套腔通過內泄油通道I與進油口相通,所述從動軸的軸套腔和主動軸的油封后腔通過內泄油通道II與進油口相通;
進一步,所述泵體和主動軸的密封及承載結構形式采用單層旋轉軸封形式、帶外伸軸承和單層旋轉軸封形式或帶雙層旋轉軸封形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低噪聲設計結構:齒輪強度更好,齒輪嚙合時,從齒的一端逐漸進入嚙合,斜齒的螺旋角增大,重合度增大,也可以使油液卸荷,消除困油現象,因此嚙合沖擊小,噪聲低,提高了使用壽命;
2.雙旋向并且固定流向設計。采用新型液壓橋結構,將液壓橋中的兩個出口單向閥改為滑動梭閥,同時將泄漏到油封后腔和軸套腔內的油液開設專用通道引入進油口,使軸套內孔得到很好潤滑,保證油封后腔的壓力不會過高,這樣齒輪泵既能雙向工作又保證進、出油口不變,而且結構更緊湊、簡單,工作可靠;
3.帶過載保護裝置:一般的齒輪泵是不帶安全閥的,需要在液壓系統中配置溢流閥,來保護泵和液壓系統不受損傷,而在此泵上集成了安全閥,可進行壓力調節,使泵工作在更安全、更穩定的環境中;
4.集成度高、重量輕:該泵在泵體上裝有一個滑動梭閥,后蓋上裝有安全閥和兩個錐式單向閥,整機結構緊湊,外形簡潔、重量輕;
5.寬適用范圍的配置結構。該齒輪泵可使用在齒輪箱潤滑系統、離合器動力系統、柴油機潤滑系統中作為液壓、潤滑油源,廣泛應用于艦艇、船舶、工程機械、機床、水工、礦山、冶金、汽車、風電等行業中。根據不同的使用場合,其主動軸上的密封及承載結構有不同的配置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齒輪副布置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重工重慶液壓機電有限公司,未經中船重工重慶液壓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856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04C 旋轉活塞或擺動活塞的液體變容式機械
F04C2-00 旋轉活塞式機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嚙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圓弧形傳送運動,每個元件都具有相同數目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嚙合式,即帶有與齒輪機構相似的配合構件的嚙合
F04C2-22 .內軸式,與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具有同方向的運動,或其中的1個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內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嚙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的運動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組中兩組或多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這些組中的一個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間具有其他形式的運動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