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立柱活動臺壓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37622.6 | 申請日: | 2008-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084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祥;郭宇;季成棟;王坤;張海生;嚴加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鵬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32 | 分類號: | B30B1/32;B30B15/00;B30B1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1153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柱 活動 臺壓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機,尤其是一種雙立柱活動臺壓機,屬于壓力成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液壓機廣泛應用各種壓力成形產品的加工中。據中請人了解,現有此類設備通常①上工作臺固定,主油缸帶動下工作臺上升合模后再繼續加壓;②下工作臺固定,主油缸帶動上工作臺下降合模后再繼續加壓。因受主油缸的缸徑較大、速度較慢限制,不能實現快速合模;因模具的開模空間較大、主油缸的行程長,合模時間較長;且主油缸的體積大,制造成本高。
此外,還存在以下缺點:1)采用鋼板焊接機架,活動工作臺由四邊導向板導向,間隙大,導向精度差,在上下模具中需再設計導向定位機構;2)有的設備將上工作臺固定,有的設備在上工作臺上安裝反向頂出裝置,其結構較復雜;3)上、下工作臺空間距離一定,不能根據不同的模具高度來設定,增加了合模加壓的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不僅具有足夠壓力,而且合模迅速的雙立柱活動臺壓機。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雙立柱活動臺壓機包括機座,所述機座的兩側固定安裝立柱以及提升油缸,中部裝有主油缸;所述主油缸的活塞頂部固連下活動工作臺;所述兩提升油缸的活塞頂部分別與上活動工作臺的兩側鉸接;所述上、下活動工作臺分別與立柱構成移動副。
使用時,上、下活動工作臺分別安裝成型模具,其間放置工件。首先兩提升油缸動作,帶動上活動工作臺迅速下降,快速合模;之后主油缸工作,帶動下活動工作臺上升,完成加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立柱制有間隔分布的凹槽,所述上活動工作臺上裝有可以嵌入凹槽內的氣動鎖緊裝置。當上活動工作臺合模后,氣動鎖緊裝置扣合,嵌入立柱的凹槽中,從而當主油缸加壓時,上活動工作臺可以保持在合模位置。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上、下活動工作臺的中部分別裝有上、下抽芯機構。加壓成型之后,抽芯機構可以完成脫模操作。該抽芯機構還可以通入液體對模具內部進行加熱或冷卻。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雙立柱活動臺壓機如圖1所示,機座1的兩側分別固定安裝立柱3以及提升油缸4,中部裝有主油缸2。主油缸2的活塞頂部固連下活動工作臺9。
兩提升油缸4的活塞頂部分別支撐并與上活動工作臺8的兩側鉸接。上、下活動工作臺的兩側分別套裝在立柱3上,與立柱3構成移動副,可以上下滑移。兩立柱3的頂部通過上連接架6固連,形成穩定的框架結構,上段制有間隔分布的環槽,上活動工作臺8上裝有在就位后可以嵌入環槽內的氣動鎖緊裝置5。此外,上、下活動工作臺的中部分別裝有上、下抽芯油缸7、10。
本壓機主要應用于相關產品(如橡膠)經上下模具合模、加熱硫化且大噸位壓制成形的領域范疇,實現了大噸位(10000kN)模壓成形的功能。上、下模具分別安裝在壓機上下工作臺面上,采用外部加熱系統供應的導熱油對上下模具進行循環加熱。上、下模具分別具有模芯單獨伸縮與加壓功能。
實踐證明,本實施例具有以下顯著優點:
1、主油缸裝置固定在下機座上,穩定可靠,油缸行程只需滿足合模后的加壓行程,縮小了行程結構,其制造成本降低,同樣縮短了模具加壓的時間。
2、采用兩大立柱進行導向,并對上、下活動工作臺進行定位,其定位精度高,在上下模具中不再設計導向定位機構;
3、上活動工作臺的升降由兩側的提升油缸裝置控制,可以進行快速移動,將合模與加壓動作上下分開,大大縮短了上下模合模加壓前的時間;
4、兩立柱上加工了多層環槽,利用氣動鎖緊裝置可以將上活動工作臺鎖緊并定位,保證了上活動工作臺承受向上的壓力,結構簡單、穩定可靠。
5、利用兩立柱上的環槽,上活動工作臺下行時可以計數并測量位置,可以根據不同模具的高度來選擇自動定位,縮短了合模加壓前的高度空間。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鵬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鵬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76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安全防護裝備包
 - 下一篇:圖像形成裝置、數據發送方法和數據發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