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U盤兼容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34921.4 | 申請日: | 2008-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30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榮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榮洲 |
| 主分類號: | G11C7/10 | 分類號: | G11C7/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傳鑫;潘中毅 |
| 地址: | 臺灣省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兼容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U盤兼容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閃存控制芯片的U盤兼容機。
背景技術
讀卡器是一種對卡片信息進行讀寫操作的裝置,是一種標準的PC機外接設備,讀卡器因具有插入卡片(包括智能卡以及存儲卡)后能進行較大容量的數據存儲的功能,且體積小、價格低、性能穩定、便于攜帶等特點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使用,目前較為常見的存儲卡有CF(CompactFlash)卡、SD(SecureDigital)卡、SM(SmartMedia)卡、MMC(MultiMediaCard)卡以及索尼記憶棒(SONY?Memory?Stick),上述存儲卡廣泛應用于移動存儲、數碼相機、MP3播放器以及掌上電腦等新興數字設備,同時,插入存儲卡后的讀卡器具有和系統兼容的文件分區表。
“USB閃存盤”(以下簡稱“U盤”)是基于USB接口、以閃存芯片為存儲介質的存儲設備。U盤的出現是移動存儲技術領域的一大突破,其體積小巧,特別適合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隨地、輕松交換資料數據,成為理想的移動辦公及數據存儲交換產品,但U盤的存儲容量是固定的,用戶在存儲數據量的文件時容易受到限制。
現有的計算機上USB接口有限,而USB外設越來越多,目前銷售的U盤以及讀卡器都是相對獨立的設備,使用U盤時可能導致無法讀卡,而使用其中任一個都有可能無法完成大量的數據存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結構簡單、即具有類似U盤存儲信息功能又具有讀卡器讀取信息功能的U盤兼容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U盤兼容機,包括:U盤兼容機本體和USB接頭或USB兼容接頭、所述USB接頭或USB兼容接頭與所述U盤兼容機本體的端面相接,所述U盤兼容機本體上開設用于置放卡片的卡片插槽組件,所述U盤兼容機本體包括:主控板、置于所述主控板上的主控芯片、置于所述主控板上的閃存控制芯片和閃存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分別與所述USB接頭或USB兼容接頭、所述卡片插槽組件以及所述閃存控制芯片電連接,所述閃存控制芯片與所述閃存芯片相電連接。
所述卡片插槽組件包括一插槽,插槽開設在主控板的另一端上,卡片(包括智能卡以及存儲卡)插入插槽后與主控芯片相連接。
所述主控芯片包括:用于對插入卡槽的卡片和所述閃存控制芯片進行控制的主控單元。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U盤兼容機在主控板上置放閃存控制芯片,主控芯片通過對閃存控制芯片的控制進而控制閃存芯片存儲或讀取信息,使得本U盤兼容機即具有讀卡器讀取信息功能的功能又具有類似U盤的功能,不會額外增加成本,結構簡單,方便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U盤兼容機的實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U盤兼容機的功能結構組成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U盤兼容機的實體結構示意圖。其包括U盤兼容機本體1和USB接頭或USB兼容接頭3。
所述USB接頭或USB兼容接頭3與U盤兼容機本體1的一個端面相接。其中,所述U盤兼容機本體1內裝設有主控板12、所述主控板12上裝設有主控芯片122、用于置放卡片的卡片插槽組件124、主控板12上裝設有閃存控制芯片52以及閃存芯片54,所述主控芯片122分別與USB接頭或USB兼容接頭3、卡片插槽組件124以及所述閃存控制芯片52電連接,所述閃存控制芯片52與所述閃存芯片54電連接。
所述卡片插槽組件124包括一插槽1242,插槽1242具有凹槽作為U盤兼容機本體1置放卡片的通道,卡片(包括智能卡以及存儲卡)插入所述插槽1242后與所述主控芯片122相電連接,使得U盤兼容機實現了讀卡器所具有的功能。
進一步,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U盤兼容機的功能結構組成示意圖。
如圖2所示,主控芯片122分別與USB接頭或USB兼容接頭3、卡片插槽組件124、閃存控制芯片52電連接,閃存控制芯片52與所述閃存芯片54電連接。主控芯片122通過對閃存控制芯片52的控制向閃存芯片54中寫入數據,或讀取所述閃存芯片54中存儲的數據,使得本U盤兼容機實現了類似U盤的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榮洲,未經吳榮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49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