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醫(yī)用熱風換熱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232647.7 | 申請日: | 200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021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純三;徐炳坤;劉強;陳衛(wèi)國;高風華;蘇國鋒;丁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新華醫(yī)用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10 | 分類號: | F28D7/10 |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馬俊榮 |
| 地址: | 255086山東省淄***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yī)用 熱風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用熱風換熱器,屬于醫(yī)用換熱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醫(yī)療廢物的焚燒處理工藝,燃燒后煙氣必須經過初步的降溫處理,以滿足后續(xù)處理工藝的要求,傳統(tǒng)處理工藝基本采用水冷方式對煙氣進行降溫,這種處理工藝不足之處在于:一是由于水作為冷卻介質,煙氣降溫范圍難以精確控制;二是對降溫設備的腐蝕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yī)用熱風換熱器,以空氣作為換熱介質,有效解決水冷工藝的不足,而且可以解決對降溫設備的腐蝕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yī)用熱風換熱器,包括換熱中樞,其換熱中樞采用集束蜂窩狀換熱管,換熱中樞下部設置底座,上部設置出煙口,底座設置進煙口,換熱中樞外殼下部設置進風口,上部設置出風口,進煙口和出煙口分別與集束蜂窩狀換熱管聯(lián)通。
醫(yī)療廢物焚燒處理燃燒后的煙氣從進煙口進入底座,然后上升經過換熱中樞的集束蜂窩狀換熱管,最后從出煙口排出。冷空氣從進風口進入換熱中樞的集束蜂窩狀換熱管之間的間隙內,換熱后通過出風口排出。
其中:
所述的集束蜂窩狀換熱管可選優(yōu)耐高溫不銹鋼材料。
對應出風口配裝吸風機。吸風機通過電控裝置控制,可以控制冷空氣在換熱管內的流速,便于控制換熱效果。
出煙口和換熱中樞之間可通過法蘭盤和螺栓連接,底座和換熱中樞之間也可以通過法蘭盤和螺栓連接。
在出煙口和底座內側設置耐火材料層,改善耐溫性能。
本實用新型醫(yī)用熱風換熱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在換熱中樞上部設置出煙口,下部設置帶有進煙口的底座,換熱中樞采用集束蜂窩狀換熱管,使得醫(yī)療廢物焚燒處理燃燒后的煙氣從進煙口進入底座,然后上升經過換熱中樞的集束蜂窩狀換熱管換熱,最后從出煙口排出,以空氣作為換熱介質,有效解決水冷工藝的不足,而且換熱效果好,不生銹,解決了對降溫設備的腐蝕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側視圖。
圖中:1、出煙口??2、出風口??3、換熱中樞??4、換熱管??5、進風口??6、底座??7、進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換熱中樞3內部采用集束蜂窩狀換熱管4,下部設置底座6,上部設置出煙口1,底座6設置進煙口7,換熱中樞3外殼下部設置進風口5,上部設置出風口2,進煙口7和出煙口1分別與集束蜂窩狀換熱管2聯(lián)通,出煙口1和換熱中樞3之間由法蘭盤和螺栓連接,底座6和換熱中樞3之間也由法蘭盤和螺栓連接,對應出風口2配裝吸風機。集束蜂窩狀換熱管4采用耐高溫不銹鋼材料制作,出煙口1和底座6內側設置耐火材料層,外層為鋼制材料。
工作過程:
進煙口7與廢物燃燒爐的煙氣管路連接,煙氣通過進煙口7進入到底座6,然后進入換熱中樞3,煙氣在換熱管4內向上部流動,在流動過程中,與換熱管4外的空氣進行換熱;出風口2通過管路連接一個吸風機,以保持換熱管4外的空氣由進風口5進入,從出風口2流出。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調節(jié)冷空氣流量來達到控制煙氣溫度下降幅度。煙氣溫度降低后進入出煙口1,通過出煙口1與煙氣管道連接,使煙氣進入下一步處理環(huán)節(ji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新華醫(yī)用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新華醫(yī)用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264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夾子與線材連接結構
- 下一篇:高墩、塔翻模施工鋼筋安裝用活動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