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變驅動壓力省氣型氣體增壓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32234.9 | 申請日: | 2008-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790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祖溫;熊偉;王海濤;王旭;馬文琦;弓永軍;關廣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3/00 | 分類號: | F15B3/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八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衛茂才 |
| 地址: | 116026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壓力 省氣型 氣體 增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增壓裝置,尤其是一種變驅動壓力省氣型氣體增壓器。
背景技術
專利號為93202109.3、94248365.0和200820030513.7的實用新型均是在增壓的整個過程中供給增壓器驅動腔供以恒定不變壓力的驅動氣體,而實際上在增壓初期,負載較小,對驅動氣體壓力要求并不是太高,這樣以上三實用新型相應地就浪費了一部分驅動氣體,導致增壓器的驅動氣體耗氣量過大,進而對為增壓器提供驅動空氣的空壓機的功率提供了更高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增壓器存在的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變驅動壓力省氣型氣體增壓器,實現了對驅動氣體壓力的實時調節,從而節省了驅動氣體。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驅動壓力省氣型氣體增壓器,由電氣比例壓力調節閥閥、換向閥、驅動腔左端蓋、驅動腔右端蓋、驅動缸體、左先導閥、右先導閥、驅動活塞、增壓活塞、活塞連接桿、增壓缸體、增壓腔端蓋、冷卻缸套、進氣單向閥、排氣單向閥、排氣消音器、軸承呼吸口、進氣壓力傳感器、排氣壓力傳感器和控制器組成,電氣比例壓力調節閥安裝在、驅動腔右端蓋上,換向閥安裝在驅動右端蓋內,由驅動活塞的無桿側與有桿側碰撞左先導閥和右先導閥,對換向閥閥芯兩端進行通泄放氣,控制換向閥的自動切換;左先導閥和右先導閥分別位于驅動腔左端蓋和驅動腔右端蓋內,驅動腔由驅動腔左端蓋和驅動腔右端蓋、驅動缸體以及驅動活塞組成,增壓腔由增壓缸體、增壓腔端蓋和增壓活塞組成,活塞連接桿穿過驅動腔右端蓋將驅動活塞和增壓活塞連接在一起;進氣單向閥和排氣單向閥內嵌在增壓腔端蓋內。冷卻缸套安裝在增壓缸體外圍,軸承呼吸口安裝在驅動腔右端蓋上,消音器固定在冷卻缸套上,控制器安裝在驅動腔右端蓋上,進氣壓力傳感器和排氣壓力傳感器安裝在進排氣管路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氣體增壓器提供變壓力的驅動氣體,可大幅度減少驅動氣體耗氣量,降低為氣體增壓器配備的空壓機的功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氣比例壓力調節閥調節驅動氣壓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調節驅動氣壓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氣比例壓力調節閥,2、換向閥,3、驅動腔左端蓋,4、驅動腔右端蓋,5、驅動缸體,6、左先導閥,7、右先導閥,8、驅動活塞,9、增壓活塞,10、活塞連接桿,11、增壓缸體,12、增壓腔端蓋,13、冷卻缸套,14、進氣單向閥,15、排氣單向閥,16、排氣消音器,17、軸承呼吸口,18、進氣壓力傳感器,19、排氣壓力傳感器,20、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電氣比例壓力調節閥1、換向閥2、驅動腔左端蓋3、驅動腔右端蓋4、驅動缸體5、左先導閥6、右先導閥7、驅動活塞8、增壓活塞9、活塞連接桿10、增壓缸體11、增壓腔端蓋12、冷卻缸套13、進氣單向閥14、排氣單向閥15、排氣消音器16、軸承呼吸口17、進氣壓力傳感器18、排氣壓力傳感器19和控制器20組成,電氣比例壓力調節閥1安裝在、驅動腔右端蓋上,換向閥2安裝在驅動右端蓋4內,由驅動活塞8的無桿側與有桿側碰撞左先導閥6和右先導閥7,對換向閥2閥芯兩端進行通泄放氣,控制換向閥2的自動切換;左先導閥6和右先導閥7分別位于驅動腔左端蓋3和驅動腔右端蓋4內,驅動腔由驅動腔左端蓋3和驅動腔右端蓋4、驅動缸體5以及驅動活塞8組成,增壓腔由增壓缸體11、增壓腔端蓋12和增壓活塞9組成,活塞連接桿10穿過驅動腔右端蓋4將驅動活塞8和增壓活塞9連接在一起;進氣單向閥14和排氣單向閥15內嵌在增壓腔端蓋12內。冷卻缸套13安裝在增壓缸體11外圍,軸承呼吸口17安裝在驅動腔右端蓋4上,消音器16固定在冷卻缸套13上,控制器20安裝在驅動腔右端蓋4上,進氣壓力傳感器18和排氣壓力傳感器19安裝在進排氣管路上。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以是手動調節,在增壓的過程中手動調節減壓閥,逐漸調高供給驅動腔的氣體的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事大學,未經大連海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223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能燈燈罩靜電噴涂工藝
- 下一篇:線繩浸膠附膠量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