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代碼式預付費儀表的報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32014.6 | 申請日: | 2008-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5974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福數控技術(大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5/10 | 分類號: | G07F15/1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智慧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遲春筱 |
| 地址: | 116023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代碼 預付 儀表 報警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燃氣報警裝置,尤其是一種應用在代碼式預付費儀表上的燃氣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在城市生活中,燃氣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但燃氣的安全使用是人們時刻關心的問題。由于人們的疏忽或燃氣爐灶長時間的使用而損壞,造成燃氣在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泄露,嚴重危及到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命。以往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采用一種燃氣報警器,其工作原理是:如果室內有燃氣(天然氣、液化氣)泄露,并且空氣中的燃氣濃度達到報警器的探測標準時,燃氣報警器會啟動報警裝置,發出長時間的“翁鳴”聲,并且報警器的指示燈會閃爍。用戶聽見或看見后便可以知道有燃氣泄露,及時采取措施。但是如果用戶家中無人或是室內其他噪音過大而未能聽見報警聲,則無法及時疏散燃氣,極易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普通報警器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并沒解決人們的后顧之憂,沒有真正的排除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在發出聲光報警的同時,自動切斷氣源的代碼式預付費儀表的報警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代碼式預付費儀表的報警裝置,儀表安裝在輸送管道上,儀表內設有代碼處理器CPU,與代碼處理器CPU連接有燃氣探測器、光報警器及聲報警器。代碼處理器CPU還連接有電機控制電路,電機驅動安裝在輸送管道上的閥門的開關。
所述的燃氣探測器通過光電隔離傳輸電路與代碼處理器CPU連接。用光電隔離輸出狀態信號,能有效可靠傳遞控制信號,同時避免相互干擾,提高整個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增加穩定性。
所述的代碼式預付費儀表是由內部電池供電,燃氣探測器、光報警器及聲報警器是由220V市電供電。這樣設計好處是,由于它們電源各自獨立,所以這兩部分可以分別獨立工作。
本實用新型除具有普通報警器都的功能外還具有關閉燃氣輸送閥門的功能。當室內有燃氣(天然氣、液化器)泄露時,并且空氣中的濃度達到規定的探測濃度時,會發出長時間的“翁鳴”聲,并且報警指示燈會不停的閃爍,另外燃氣探測器會發出報警信號給代碼式燃氣表,代碼表的CPU接到信號后立即做出判斷,并發出關閉表內閥門的指令給電機控制電路,電機驅動閥門關閉,從而切斷氣源達到報警關閥的功效。當燃氣報警故障清除后,燃氣探測器輸出準許開閥信號,CPU發出開閥指令,電機驅動閥門開啟。這樣不管用戶是否在家或是用戶是否聽見報警聲都不會發生危險,人們的人身安全得以保障。用戶可以放心地使用燃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燃氣探測器光電隔離傳輸電路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機控制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如圖1~3所示,一種代碼式預付費儀表的報警裝置,儀表安裝在輸送管道上,儀表是由內部電池供電,儀表內設有代碼處理器CPU,與代碼處理器CPU連接有燃氣探測器、光報警器及聲報警器。燃氣探測器通過光電隔離傳輸電路與代碼處理器CPU連接。燃氣探測器、光報警器及聲報警器是由220V市電供電。代碼處理器CPU還連接有電機控制電路,電機驅動安裝在輸送管道上的閥門的開關。如圖3,電機控制電路通過光耦傳輸信號,提高電路的抗干擾能力。其中J11-1、J11-2為電機工作信號接口,J11-4、J11-5、J11-6為電機開、關到位信號接口。
燃氣探測器輸出當前狀態信號,傳遞給燃氣代碼處理器及時開關閥。當發生燃氣泄露時,燃氣探測器輸出燃氣故障信號,燃氣代碼處理器控制關閥;只有當燃氣報警故障清除后,燃氣探測器輸出準許開閥信號,燃氣代碼處理器控制開閥。上述功能建立在代碼處理器有余額而且處于開閥狀態時,否則代碼處理器一直處于關閥狀態。代碼式燃氣表還有關閥記憶功能,按表上的“查詢”鍵會查出關閥原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福數控技術(大連)有限公司,未經歐福數控技術(大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20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