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變壓器多功能梯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31692.0 | 申請日: | 2008-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419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鎖存;劉慶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錦州變壓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C9/00 | 分類號: | E06C9/00;H01F27/00 |
| 代理公司: | 錦州遼西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 輝 |
| 地址: | 121000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壓器 多功能 | ||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特別涉及一種用20000KVA及以上變壓器日常巡視與檢修工作用的變壓器多功能梯。
背景技術
變壓器爬梯供值班員日常尋視變壓器時使用,是大型變壓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目前電力變壓器爬梯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固定式、另一種為拆卸式。固定式爬梯因梯子是垂直地面安裝的,工作人員在下梯時對腳下情況無法觀察,有踏空墜落的危險,存在不安全因素;此外在變壓器正常運行時其它人也有可能誤爬上變壓器而造成事故。為消除事故隱患,國家安全監察機關要求在固定式爬梯加裝防護門并必須上鎖。這樣做會造成制造成本提高,值班人員也會因對鑰匙保管不當而影響工作。拆卸式爬梯雖可克服固定式爬梯加裝防護門存在的缺點,但是裝卸麻煩。由于一個爬梯有四個固定點,每個固定點要用兩個M12螺栓固定,值班人員用搬手每拆卸一個螺栓用時需1分半鐘,8個螺栓需12分鐘,一裝一卸就是24分鐘,這樣的工作每天要做一次,一年就是144小時,特別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每天重復這樣工作,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便于拆卸、重量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變壓器多功能梯。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由四個彎管和梯撐焊接形成的叉狀梯身,其特殊之處是:位于梯身前部的二個前彎管的上部呈掛鉤狀,位于梯身后部的二個后彎管的上部高出前彎管并且后彎管上部呈扶手狀,在前彎管和后彎管下部連接有加強彎管,前、后彎管的連接點以下部位的夾角在10~14°之間,前、后彎管的連接點到前彎管下端的長度小于前、后彎管的連接點到后彎管下端的長度。
上述的變壓器多功能梯,前、后彎管的連接點到后彎管下端的長度與前、后彎管的連接點到前彎管下端的長度的差值為50-85m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結構簡單,便于拆卸、重量輕(整體重量≤12kg)。通過掛鉤和前支撐點與油箱采取掛靠式聯結,兩秒鐘既可完成安裝拆卸工作,操作便捷、安全可靠。
2、既可滿足值班員在各種條件下巡視變壓器工作之用,還可供維修人員在變壓器二次套管維護、結線、更換蝶閥等多項作業當叉梯使用。此外,可以鉤掛在儲油柜扶手上檢修儲油柜或鉤在高空電纜檢修線路,當掛梯使用。
3、將傳統垂直攀登形式改為12°左右傾斜角攀登,工作人員上下時不僅手邊有扶手而且還能清楚看準腳下目標,既舒適又安全。
4、當多功能梯在功能與用途發生轉變時,梯子的重心與地面的傾斜角度也會隨著改變。這樣就可保證多功能梯在功能與用途發生轉變時其安全可靠性能不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用做變壓器掛梯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用做變壓器爬梯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用做叉梯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由四個鋼管加工而成的彎管和梯撐4焊接形成的叉狀梯身,位于梯身前部的二個前彎管1的上部101呈掛鉤狀,位于梯身后部的二個后彎管2的上部201高出前彎管1并且后彎管2的上部201呈扶手狀,在前彎管1和后彎管2下部焊接有加強彎管3,前、后彎管1和2的連接點A以下部位的夾角在10-14°,前、后彎管1和2的連接點A到前彎管1下端的長度小于前、后彎管1和2的連接點A到后彎管2下端的長度,兩者差值為50-85mm。
如圖3所示,該多功能梯用作掛梯時,利用梯子上部扶手部份鉤掛固定物體,例如聯氣管道、鋼心鋁絞線橡膠電纜等。適用于高處管路、電路的檢查或臨時維修工作。
如圖4所示,該多功能梯用做變壓器爬梯時與變壓器聯接采取掛靠式。即在變壓器箱壁焊接好梯子所需要的固定件,其位置與多功能梯聯接點相配合,梯子長度、寬度、爬升角度依據變壓器整體結構調整,梯身外形應與變壓器油箱協條一致。利用梯子的前支點與中部加強管欲留掛鉤相結合,掛靠在變壓器箱壁的安裝孔上。此時梯子的爬行面與地表面所形成的角度為10~14°,該角度的形成為工作人員的上下提供了方便,安全性能得到保障,拆卸省時省力,免除了固定式與拆卸式帶來的各方面困難。
如圖5所示,當用做叉梯時前支撐點與后支撐點的水平夾角為5~6°,從而防止站在后支撐點側的工作人員自身人體的重量會使梯子重心向人員這側傾斜,使梯子重心發生偏移,人體的重量與梯子預先設計重心偏移得到補償,達到平衡,因而增加了穩定性,安全性得到可靠保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錦州變壓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錦州變壓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16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