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浮動球閥閥桿的密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29367.0 | 申請日: | 2008-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850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星;閔大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菲達閥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41/02 | 分類號: | F16K41/02;F16K41/00;F16K5/0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 |
| 地址: | 363900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浮動 球閥 密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浮動球閥,特別是指一種浮動球閥閥桿的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浮動球閥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氣、冶金等行業,現有技術中浮動球閥閥桿的密封通常只采用石墨填料進行密封,在閥門動作頻繁的情況下,若沒有經常擰緊螺栓,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造成泄漏,不但會污染環境,還可能造成嚴重的生產事故,造成很大的生產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浮動球閥閥桿密封效果不佳的缺點,提供一種具有雙密封功能的浮動球閥閥桿的密封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浮動球閥閥桿的密封裝置,包括至少一石墨填料密封環和至少一O形密封圈,該石墨填料密封環和O形密封圈分別密封于球閥的閥桿和閥體的連接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所述O形密封圈位于所述石墨填料密封環的下方。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所述O形密封圈和所述石墨填料密封環互相不接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所述閥體在其與閥桿的連接處形成一填料腔,所述石墨填料密封環密封在該填料腔內,并在該石墨填料密封環的上方設有一填料壓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所述閥桿在其與閥體的連接處形成一O形密封圈容置腔,所述O形密封圈密封在該O形密封圈容置腔內。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浮動球閥閥桿的密封裝置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閥桿上同時設有石墨填料密封環和O形密封圈來達到雙重密封的效果,即便由于閥門頻繁動作,導致使用一段時間后,O形密封圈泄漏,也有石墨填料起到密封作用,杜絕了閥體內物質泄漏的可能性,起到避免損失和環保的效果;
2、本實用新型將石墨填料密封環設于O形密封圈的上方,同時二者互不接觸,避免在著火時O形密封圈熔化,起到防火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代表的部件名稱如下:
1、閥體;
2、閥桿;
3、石墨填料密封環;
4、O形密封圈;
5、填料腔;
6、O形密封圈容置腔;
7、填料壓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浮動球閥閥桿的密封裝置,包括一石墨填料密封環3和一O形密封圈4,該石墨填料密封環3和O形密封圈4分別密封于球閥的閥桿2和閥體1的連接處。閥體1在其與閥桿2的連接處形成一填料腔5,石墨填料密封環3密封在該填料腔內5,并在該石墨填料密封環3的上方設有一填料壓蓋7。閥桿2在其與閥體1的連接處形成一O形密封圈容置腔6,O形密封圈4密封在該O形密封圈容置腔6內。
本實用新型中,填料腔5位于O形密封圈容置腔6的上方并且互相不接觸,相應地石墨填料密封環3位于O形密封圈4的上方并且互相不接觸。
本實用新型中石墨填料密封環3可采用柔性石墨或增強型石墨制成。
本實用新型中O形密封圈4可采用氟橡膠制成。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由于采用了石墨填料密封環3和O形密封圈4的雙重密封結構,并且石墨填料密封環3位于O形密封圈4的上方且互相不接觸,這樣即便由于閥門頻繁動作,導致使用一段時間后,O形密封圈4泄漏,也有石墨填料起到密封作用,杜絕了閥體內物質泄漏的可能性,起到避免損失和環保的效果。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菲達閥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菲達閥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293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曬物升降組件
- 下一篇:一種位置反饋式車用直流電磁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