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加載孔制作治具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29358.1 | 申請日: | 2008-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90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愛花;張黨生;陳方其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九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載 制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治具,尤指一種加載孔制作治具,該加載孔為結構實驗室中反力墻及反力臺座上的加載孔。
背景技術
在結構實驗室中,反力墻與反力臺座是進行偽靜力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圖1所示,該反力墻1與反力臺座2上均密排有若干加載孔3,該加載孔3是由鋼管及鋼板制成的,并預埋于混凝土中。而設計要求,預埋于反力墻1與反力臺座2混凝土中的加載孔3單孔設計水平推力為1000kN,預埋于反力臺座2混凝土中的單孔抗拔能力為1000kN,且在兩米范圍內,任意兩個加載孔中心間距離誤差小于±1mm。該反力墻、反力臺座與多噸位作動器、反力架系統一起為結構材料、結構構件和結構系統靜載、動載試驗研究,疲勞試驗研究,擬動力試驗研究,延性抗震試驗研究和環境模擬試驗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試驗研究條件。
由于所述反力墻及反力臺座上預埋有幾千個加載孔,且加載孔之間的孔距精度要求高,其軸線與墻面或臺面的垂直度要求高,墻與臺座的表面平整度及相互垂直度要求也高,因此施工難度較大。而為了保證反力墻及反力臺座的表面平整度,以及加載孔與墻面或臺座的垂直度,一般來說加載孔的結構如圖2所示,該加載孔3包括一符合孔徑要求的鋼管31,該鋼管31的兩端各固定有一鋼板32,該鋼板32的內面固定有倒鉤筋33。采用這種結構的加載孔3,只要事先制作加載孔3時,保證鋼管31的軸線與兩側鋼板32垂直度及兩鋼板32的平行度,在施工時,再保證各加載孔鋼板32之間的平整度,就可保證施工后反力墻1或反力臺座2的表面平整度,及其與加載孔3的垂直度。對于加載孔3的制作,目前采用的是工人焊接方式,將鋼管31與兩側鋼板32焊接在一起,而兩者之間的垂直度及兩側鋼板的平行度則通過測量完成。但是這種制作方式,效率很低不說,精確度也很難保證,即使測量的精確度較高,焊接時也會造成誤差,這直接影響了反力墻1或反力臺座2的施工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提高加載孔制作精度及效率的加載孔制作治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加載孔制作治具,其主體上形成有上平面、下平面及側平面,上下兩平面之間的平行度及間距符合加載孔兩側鋼板外表面之間的要求;在上下平面的內側設有固定板,從而在上下平面與固定板之間形成用以放置所述鋼板的定位槽,該固定板的中部開有一直延伸至異于側平面一側邊緣的鏤空槽以供加載孔的鋼管置入;該治具還設有用以固定兩鋼板的固定結構。
所述固定結構為鎖設于固定板上并穿至定位槽內的螺栓。
所述鏤容槽內側面為位置與鋼管位置一樣的弧形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在制作反力墻或反力臺座上的加載孔時,可先將加載孔的兩側鋼板定位并固定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治具的定位槽之內,然后再將加載孔的鋼管定位在兩側鋼板之間,最后再將鋼管與鋼板焊接在一起。由于所述治具上下平面之間的間距及平行度符合加載孔兩側鋼板的要求,因此可保證兩側鋼板的平行度,再將鋼管夾于兩鋼板之間后,自然可保證其與鋼板之間的垂直度。而且在焊接的過程中,鋼板始終被定位并固定,因此可防止焊接誤差,提高精確度。
總之,通過所述的治具進行制作加載孔,可大大提高其精度,同時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施工后反力墻及反力臺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在反力墻或反力臺座施工過程中采用的加載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種加載孔制作治具,該治具9的主體上主要形成有三個平面,上平面91、下平面92及側平面93。上、下兩平面91、92之間的平行度及間距符合加載孔3兩側鋼板32外表面之間的要求。在上、下平面91、92的內側設有固定板94,從而在上、下平面與固定板94之間形成定位槽95。該固定板94的中部開有一直延伸至異于側平面93一側邊緣的鏤空槽96。該治具9還設有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可為鎖設于固定板94上并穿至定位槽95內的螺栓97。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如圖4所示,在所述定位槽95內各放入一鋼板32,直到鋼板32的邊緣靠抵到側平面93上,然后旋轉螺栓97,螺栓97將抵住鋼板32而將鋼板32夾在其與上、下平面92、93之間,由于上下平面的平行度及間距符合加載孔3的要求,從而保證了加載孔3兩側鋼板32之間的間距及平行度,之后將鋼管31從上下固定板94的鏤空槽96處插入,使其夾于兩鋼板32之間(如圖5所示),并定位鋼管31的位置,最后采用焊接方式將鋼管31與鋼板32焊接在一起。為了定位鋼管31,所述的鏤容槽95內側面可為位置與鋼管31位置一樣的弧形面,這樣鋼管31在插入后,只需上下兩端抵靠于該弧形面上,即可定位完成,不但提高了效率,還鋼管31與鋼板32的垂直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九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九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293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磨削用砂輪角度修正器
- 下一篇:一種新型加工車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