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耗實時監測儀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29198.0 | 申請日: | 2008-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166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原中;上官明機;邱自力;郭偉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博安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5/08 | 分類號: | G07C5/0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耗 實時 監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的油耗監測,特別涉及一種可實時監測車輛加油、油耗情況的油耗實時監測儀。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汽車的使用量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費用也增加很多,據不完全統計,汽車的耗油費用在汽車耗費中占有60%-70%的比重,也就是說汽車的耗油費用在汽車耗費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汽車的油耗情況是車主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若車主能得到油量的實時數據,進行分析,就可采取相應的控制手段,節約油耗。
為了獲取油量的實時數據,目前常見的油量檢測方式是在油箱中內置一傳感器,通過傳感器獲取油量的數據,供車主或其他人進行分析。
然而,上述裝置需在對油箱進行改裝,以便于傳感器的放置,對汽車的改裝較大,從而破壞了油箱的完整性,并且安裝麻煩。此外,對油箱的改裝易給汽車留下安全隱患。同時,傳感器的靈敏度易受外界影響(如汽車的剎車、晃動等),較易產生誤差。目前市場上傳感器的靈敏度不同,若要提高測量精度,就必須選用精度較高的傳感器,而這又會增加使用成本。
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本設計人開發出了一種可實時檢測油箱中油量的變化,且不會破壞油箱的整體完整性,安裝方便,準確度高的油耗實時監測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實時檢測油箱中油量的變化,且不會破壞油箱的整體完整性,安裝方便,準確度高的油耗實時監測儀。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油耗實時監測儀,其包括與油箱連接而獲取實時油量的采集模塊、存儲器、嵌入式程序、對油量進行分析的CPU,及可將該監測儀連接于車載信息終端的串口,并通過車載信息終端進行GPRS無線通信。
本實用新型通過與油箱連接,實時采集油量,不會破壞汽車中的油箱結構,且安裝方便,在安裝后不會給汽車留下安全隱患;另外,由于實時采集的油量數據與油量表同步,因此可保證采集到的油量數據準確可靠。
通過該油耗實時監測儀可實時地對車輛加油和油耗情況進行監測與記錄,結合車載信息終端,通過無線通信網絡將車輛加油量、時間、地點,車輛實時油量、車輛行駛里程、車輛行駛速度等數據實時上傳到油耗管理系統,精確分析車輛作業和油耗的關系,監控盜油和漏油現象的發生,并在車輛發生盜油、漏油時向系統或指定手機進行異常報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應用時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參考圖1、圖2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油耗實時監測儀的結構方框圖,其主要包括與油箱24連接而實時獲取油量的采集模塊15、嵌入式程序11、存儲器12、對油量進行分析的CPU13及串口1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圖2和圖3所示,將該監測儀22安裝在車輛23,并將采集模塊15連接到油箱24,實時讀取油量數據,同時CPU13啟動內嵌于存儲器12中的嵌入式程序11對讀取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將分析后的數據通過串口14連接的車載信息終端21實時發送到油耗管理系統25,精確分析車輛作業和油耗的關系,監控盜油和漏油現象的發生,并在車輛發生盜油、漏油時向系統或指定手機進行異常報警。
本實用新型通過與油箱24連接,實時獲取油箱24的油量數據,不會破壞汽車中的油箱結構,且安裝方便,在安裝后不會給汽車留下安全隱患;另外,由于獲取的油量數據與油量表讀取的數據一致,因此可保證采集到的油量數據準確可靠。
通過該油耗實時監測儀22實時地對車輛加油和油耗情況進行監測與記錄,結合車載信息終端21,通過無線通信網絡將車輛加油量、時間、地點,車輛實時油量、車輛行駛里程、車輛行駛速度等數據實時上傳到油耗管理系統25,精確分析車輛作業和油耗的關系,監控盜油和漏油現象的發生,并在車輛發生盜油、漏油時向系統或指定手機進行異常報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博安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博安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291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