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工件液氮熏套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23971.2 | 申請日: | 2008-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147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剛;歐兵;李中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6/04 | 分類號: | C21D6/04;F25D3/10 |
| 代理公司: | 德陽三星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段雪茵 |
| 地址: | 6182***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件 液氮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工件冷卻處理裝置,具體是一種工件液氮熏套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對大型機械加工、裝配和修理是一項對操作要求較高的工作,尤其像燃機閥門裝配和常規閥門的閥芯裝配,都有大量的金屬工件需要采用過盈配合,這些要求過盈配合的工件需要采用液氮進行冷卻處理,目前,現有的液氮冷卻處理技術一般都是將工件放置在盛裝液氮的容器中,進行直接浸泡處理,或者把液氮噴射到工件的表面進行冷卻處理,使其外圓尺寸縮小后裝入對應的內孔,采用這種技術對工件進行處理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缺點:(1)由于溫差過大,致使溫度變化不均勻對工件組織結構造成破壞,使工件產生裂紋,特別是表面堆焊有司太立合金的工件,會造成司太立合金和本體分離,導致工件報廢的嚴重后果;(2)容易造成工件表面銹蝕;(3)溫度控制困難且液氮的消耗太大(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的“一種液氮制冷裝置”,公開號:CN2404074)。
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氣液型金屬超低溫處理方法及設備”(公開號:CN1059566),該技術采用空壓機經管路將壓縮空氣壓入液氮充灌容器中,再經管路將液氮注入常敞口上半部為半球形的低溫工作室內,將工件懸放于低溫工作室的頸口下方的設定位置,使工件在不與液氮接觸的狀態下冷卻,待冷卻結束后,再根據需要將工件浸入液氮中冷卻。它雖然將氣液為一體對金屬工件進行冷卻處理,但其結構過于復雜,維修不便,不能有效的將剩余液氮回收,使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結構合理簡單,能有效的將剩余液氮回收,將氣液為一體對金屬工件進行冷卻處理的工件液氮熏套冷卻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工件液氮熏套冷卻裝置,包括內筒、內筒支座、外筒及其密封蓋,所述內、外筒的外殼均為夾層結構,夾層中填充有隔熱材料,內筒內盛裝液氮,內筒置于外筒內,還包括底部為濾板的過濾筒和內、外筒下部的截止閥,所述過濾筒上端搭接在外筒上,下端經內筒支座伸入內筒內,所述過濾筒的底部懸置于內筒內的液氮上方,所述截止閥設置在內、外筒的下部,接通至內筒內。
所述外筒上具有進氣管,該進氣管的下端經內筒支座伸入內筒內。
所述外筒上具有液氮注入管,該液氮注入管的下端經內筒支座伸入內筒內。
所述外筒內的上部分別具有內筒支座和過濾筒的限位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工件液氮熏套冷卻裝置,采用氣液為一體對金屬工件進行冷卻處理,結構合理簡單,維修容易,有效避免了由于溫差過大而導致的對工件組織結構造成的破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品合格率,設置有剩余液氮回收的截止閥,有效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內筒5、內筒支座4、外筒8、外筒密封蓋1及過濾筒2,內、外筒的外殼均為夾層結構,夾層中填充有隔熱材料11做成隔熱層,內筒5置于外筒8內,內、外筒的下部具有接通至內筒5內的截止閥6,用于將剩余液氮回收,以節約液氮,隔熱且能密封的外筒8的頂端連接防止液氮泄漏的外筒密封蓋1,外筒8上具有進氣管7和液氮注入管3,該進氣管7和液氮注入管3的下端經內筒支座4伸入內筒5內,進氣管7向內筒5中輸入氣體使其加速液氮的揮發和液氮揮發的氣體排出,液氮經液氮注入管3向內筒5內注入,外筒8內的上部分別具有內筒支座4和過濾筒2的限位鍵9、10,可通過內筒支座4升降內筒5,過濾筒2的底部具有濾板,工件B放置在該濾板上,液氮揮發出的霧氣向A方向熏套(工件經液氮熏后冷卻,使工件縮小,然后和其它工件裝配)工件B,加速工件B的冷卻,過濾筒2上端搭接在外筒8的限位鍵10上,下端經內筒支座4伸入內筒5內,過濾筒2的底部懸置于內筒5內的液氮上方,與液氮非直接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239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造紙機密閉氣罩提升門安全裝置
- 下一篇:一種數控機床加工過程自動調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