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橋梁抗震連桿防落梁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23121.2 | 申請日: | 2008-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402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敏;任杰;劉曉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0 | 分類號: | 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建國 |
| 地址: | 61003***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橋梁 抗震 連桿 防落梁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橋梁抗震的連桿防落梁構造。
背景技術
世界范圍內多年的地震災害表明,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交通網絡在整個城市抗震防災生命線系統中越來越重要。1976年唐山地震、1994年美國北嶺(Northrige)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1997年美國圣費南多(San?Fernado)地震及1999年臺灣集集地震均給當地的交通網絡造成嚴重的破壞,導致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而其中橋梁縱橫向落梁是最為突出的震害形式。
目前,我國橋梁抗震設計主要是強調墩體的強度,即如何使墩體在地震中不發生倒塌。所采用的防落梁構造主要是在墩體上固定設置防落梁擋塊,以將梁體的橫向位移量和縱向位移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但是,由于梁體與墩體、梁體與梁體之間缺乏聯系,當烈度較高的地震來襲時,受梁體劇烈晃動的沖擊,防落梁擋塊易發生剪切破壞而失效,產生落梁破壞。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震區多數橋梁都受到了破壞,而諸如“百花大橋”這種墩體基本完好、由于落梁造成橋梁破壞的事例不勝枚舉,已成為地震中橋梁破壞的主要因素,引起了橋梁界的普遍關注。
隨著我國交通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橋梁作為交通線上的樞紐工程,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延伸長度上都在快速增長。而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橋梁一旦在地震中發生落梁破壞將使整個交通網絡陷入癱瘓,嚴重阻礙救援及災后重建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橋梁抗震連桿防落梁構造,該構造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對橋梁造成的落梁破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橋梁抗震連桿防落梁構造,其特征是:它包括設置在相鄰梁體之間和/或橋臺與梁體之間的連桿裝置,在橋梁全長方向上形成至少一聯柔性連接體系,連桿裝置由連桿、阻尼器構成。
所述連桿裝置設置在相鄰梁體、橋臺與梁體相對應的縱向端面之間。
所述連桿裝置的數量為兩組,相對于梁體的縱向中心對稱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柔性連接體系在橋臺與梁體、梁體與梁體之間建立起連接聯系,故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對橋梁造成的落梁破壞;既可以防止縱向落梁,又可以防止橫向落梁;可以平衡正常使用狀態下結構的溫度伸長等所產生的位移,不對橋梁結構產生附加縱向力及附加橫向力;震后可自行復位,易于檢查更換。
本實用新型特別適用于處于高烈度地震區的中小跨度直線及曲線橋梁結構。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如下六幅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橋梁抗震連桿防落梁構造在簡支梁結構橋梁上的布設方式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橋梁抗震連桿防落梁構造在連續梁結構橋梁上的布設方式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節點A一種典型配置的立面圖;
圖4是圖1中節點A一種典型配置的俯視圖;
圖5是圖1中節點A另一種典型配置的立面圖;
圖6是圖1中節點A另一種典型配置的俯視圖。
圖中所表達的構件、部位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橋臺10、梁體11、連桿裝置20、阻尼器21、連桿22a、連桿22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橋梁抗震連桿防落梁構造包括設置在相鄰梁體11之間和/或橋臺10與梁體11之間的連桿裝置20,在橋梁全長方向上形成至少一聯柔性連接體系,連桿裝置20由連桿、阻尼器21構成。
所述阻尼器21通常可采用液壓式阻尼裝置或者橡膠填充式阻尼裝置。柔性連接體系在橋臺與梁體、梁體與梁體之間建立起連接聯系,故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對橋梁造成的落梁破壞。
參照圖1,針對簡支梁結構橋梁,可在各相鄰梁體11之間以及梁體11與兩個橋臺10之間分別設置連桿裝置20,在橋梁全長方向上形成一聯柔性連接體系。參照圖2,針對連續梁結構橋梁,在梁體11兩端與兩個橋臺10之間分別設置連桿裝置20,在橋梁全長方向上形成一聯柔性連接體系。而對特長的簡支梁結構、連續梁結構橋梁,則可在橋梁全長方向分段,形成兩聯或者多聯柔性連接體系,在聯端或各聯之間設置剛度較大的墩體,以起到橋臺傳力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231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