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循環流化床鍋爐中隔墻受熱面防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22934.X | 申請日: | 2008-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845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聶立;彭雷;蘇虎;譚斌;黃敏;楊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18 | 分類號: | F23C10/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立瓊 |
| 地址: | 641301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流化床 鍋爐 隔墻 受熱 面防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燃燒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循環流化床鍋爐中隔墻受熱面防磨結構。
背景技術
循環流化床(CFB)燃燒技術是具有燃料適應性好,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優點的潔凈燃燒技術。近幾年,國內國際的CFB鍋爐技術發展很快。現有國內已投入運行的最大型CFB鍋爐為采用引進技術設計生產的白馬、秦皇島等300MW亞臨界參數鍋爐和國內自主開發技術設計生產的寶麗華300MW亞臨界參數鍋爐。而國際上最大容量的為正在設計的波蘭Lagisza電廠的460MW超臨界鍋爐。國內已開始以四川白馬工程為依托進行自主開發600MW超臨界CFB鍋爐的研發工作。
隨著鍋爐容量等級的加大,鍋爐爐膛截面相應增大,在爐內布置中隔墻受熱面,可以使受熱面設置合理,減小鍋爐標高。但中隔墻從入口集箱引出后,管子會穿過集箱耐火耐磨材料層;或中隔墻下部管子經過密相區,需要敷設耐磨耐火材料。而耐火耐磨材料的敷設會造成爐膛內的突起,從而使耐火耐磨材料結束區域附近形成渦流,造成金屬管子表面出現嚴重磨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的中隔墻受熱面防磨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循環流化床鍋爐中隔墻布置在爐膛內,包括下部的下集箱和從下集箱內引出并延伸到爐膛頂部的管子,下集箱外部敷設有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下部為小直徑管,其通過變截面過渡管與管子上部相接,小直徑管穿出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層的部分與過渡管的外部敷設有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層,所述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層的外徑與管子上部的管徑一致。
所述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層通過銷釘固定在小直徑管穿出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層的部分與過渡管的外部。
循環流化床鍋爐中隔墻布置在爐膛內,形成雙面曝光受熱面,其穿出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層的小直徑管以及過渡管外部敷設有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層,并使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層的外徑與管子上部的管徑一致,不僅滿足了下部管子、管接頭和集箱等部件防磨需要,而且避免了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層結束區域至上部過渡管之間產生的渦流引起的對下部管子的磨損。通過合理設計耐火耐磨層厚度,使小直徑管、過渡管外部敷設的第二耐磨耐火材料與管子上部外徑相同。可有效保護中隔墻管子,尤其是管子的下部,大大降低管子的磨損和發生故障的可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中標記:
1、下集箱,2、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層,3、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層,4、過渡管,5、管子上部,6、小直徑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循環流化床鍋爐中隔墻受熱面防磨結構,中隔墻下集箱1外部敷設有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層2;從下集箱內引出并延伸到爐膛頂部的管子,其下部為小直徑管6,并通過變截面過渡管4與管子上部5相接,小直徑管穿出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層的部分與過渡管的外部通過銷釘敷設有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層3,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層的外徑與管子上部的管徑一致。
采用以上結構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靠,可有效保護中隔墻管子,尤其是提高了管子下部的耐磨性,大大降低管子的磨損和發生故障的可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2293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控發動機網絡實訓與考核系統
- 下一篇:一種軟質膽道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