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壓斷路器及其內置電流互感器屏蔽筒的接地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20948.8 | 申請日: | 2008-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526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燕;李禹生;潘明;唐立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高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3/02 | 分類號: | H01H33/02;H01H33/53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 浩 |
| 地址: | 467001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斷路器 及其 內置 電流 互感器 屏蔽 接地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斷路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內置電流互感器的斷路器中,其內置的電流互感器的一次繞組串聯在電力系統中,一次繞組電流為線路電流,也就是斷路器的主回路電流,因此電流互感器置身于斷路器的高壓端。為了使二次線圈能夠準確、安全、可靠地工作,因此必須將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與高電壓屏蔽并可靠接地。這種斷路器單極的結構是:最上端為滅弧室,中間是電流互感器,最下端是支柱瓷套和絕緣拉桿。由于電流互感器在中間,要使其屏蔽能夠可靠地接地,并且不影響產品的密封性能,必須使二次出線通過一個金屬管引出并穿過支柱瓷套與接地的傳動支座連接。現有的屏蔽接地結構如圖1所示,金屬管1中部插穿在支柱瓷管4中,金屬管1的上端頂裝在內屏蔽筒2的底端的止口中,金屬管1的下端頂裝在傳動支座3的環形止口中,實現內屏蔽筒2與傳動支座3的連接。而對于對于體積較大的高壓斷路器,例如40.5kV斷路器來說,支柱瓷套較長,大約600mm左右,這就需要二次引出線的金屬管也較長,至少要600mm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既要保證金屬管與上面互感器線圈的屏蔽筒可靠接觸,又要保證與下面的接地支座可靠接觸,而且還要考慮到斷路器在操作時的震動的影響,現有的頂裝式結構很難保證產品的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管與屏蔽筒及接地支座均可靠接觸的高壓斷路器及其內置電流互感器屏蔽筒的接地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高壓斷路器內置電流互感器屏蔽筒的接地結構的技術方案是:高壓斷路器內置電流互感器屏蔽筒的接地結構,包括內置電流互感器的內屏蔽筒、接地的傳動支座、夾持于內屏蔽筒和傳動支座之間的金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支座上設有供金屬管下端插配的定位孔,定位孔底面與金屬管下端之間頂裝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內置電流互感器的高壓斷路器的技術方案是:內置電流互感器的高壓斷路器,包括內置電流互感器、內置電流互感器的內屏蔽筒、接地的傳動支座、夾持于內屏蔽筒和傳動支座之間的金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支座上設有供金屬管下端插配的定位孔,定位孔底面與金屬管下端之間頂裝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接地結構使金屬管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與上下金屬部件:屏蔽筒、接地支座實現可靠壓緊裝配,與原有結構比較,保證了屏蔽筒的可靠接地,大大地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高壓斷路器的內置電流互感器屏蔽筒的接地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高壓斷路器的內置電流互感器屏蔽筒的接地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斷路器包括內置電流互感器(圖中未示出)、電流互感器的內屏蔽筒12,接地的傳動支座13、夾持于內屏蔽筒12和傳動支座13之間的金屬管11,金屬管11中部插穿在支柱瓷管14中,金屬管11上端插入內屏蔽筒12的止口中,上述結構與現有斷路器結構相同,本實用新型的創新之處在于,所述傳動支座13上設有供金屬管11下端插配的定位孔,定位孔底面與金屬管下端之間頂裝有彈簧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高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平高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209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礦用本質安全型壓力開關
- 下一篇:工礦電力機車安全門聯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