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溫絕熱壓力容器液相管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19823.3 | 申請日: | 2008-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66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謝志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航天新光低溫容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13/00 | 分類號: | 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遼寧沈陽國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叢 |
| 地址: | 110043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溫 絕熱 壓力容器 液相管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溫絕熱壓力容器,尤其涉及一種低溫絕熱壓力容器液相管結構,是各種低溫絕熱壓力容器首選的液相管結構。
背景技術
低溫絕熱壓力容器是貯存和運輸液化氣體的設備的總稱,也是杜瓦容器、低溫貯液器和貯槽的統稱。眾所周知,低溫液體的溫度很低,在101.325Kpa壓力下,液氧-183℃、液氮-196℃、液氬-186℃,因此,低溫容器結構設計要求必須絕熱性能好,通常采用內外膽組合的結構形式,其中間夾層采用真空絕熱,夾層填充珍珠巖或采用包敷材料防止導熱,外殼上安裝抽空裝置,利用真空機組將夾層空氣抽空,以此力求把隨著時間的增長將通過對流、傳導和輻射等途徑傳遞給低溫液體的熱量減少到盡可能低的程度,來維持低溫體系正常工作,確保低溫液體的貯存期限之目的。容器外殼體上安裝各種管路與閥門,通過閥門的開關輸送低溫液體,使用容器內盛裝的低溫液體。盡管如此,人們在研究中發現,內外膽之間的連接件對傳熱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傳統內外膽之間的輸液管是一根直管,兩端分別焊接在內外膽上,這種結構由于沒有緩沖,在低溫液體作用下往往造成焊縫開裂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更大的危害還在于低溫液體輸送過程中輸液管與外界直接接觸的部分會大量汽化,汽化后壓力升高,沿管進入容器內,結果又將容器內的低溫液體汽化,這就加速了內外熱傳導,不僅損耗了低溫液體,而且也對低溫液體的保存期限產生負面影響。基于上述情況,為盡量降低熱傳導,以延長低溫液體的保存期限,有必要對現有液相管的結構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有效防止內外膽連接處焊縫開裂,夾層真空度免受破壞、明顯減少低溫液體揮發量,延長低溫液體保存天數和降低容器維修率的低溫絕熱壓力容器液相管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該液相管的兩端之間設有利于形成氣液平衡界面的緩沖結構。
所述的緩沖結構選自彎管、波紋管和螺旋管中的一種。
所述的液相管的低溫液體的下進液口e設在內膽的底部。
所述的液相管的內端豎直穿過外膽、真空夾層后外折伸進內膽的下部,水平延伸到內膽的另一側,再向外折彎向斜下延伸進入真空夾層,經緩沖結構再豎直伸進內膽的底部與下液口e相連,外端通過增壓器PBV的一端與進出液閥V6相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將液相管的結構加長、走向更加合理并在兩固定端之間增設一個利于在內膽外形成氣液相平衡界面的緩沖結構,同時經試驗證明具有明顯減少低溫液體揮發損失、延長低溫液體的保存天數;還能有效防止內外膽連接處焊縫開裂,客觀上也使真空夾層的真空度免遭破壞,降低容器的維修費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低溫容器中的設置部位示意圖。
圖3是傳統液相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液相管,2.內膽,3.氣體,4.氣液界面,5.外膽,6.緩沖結構,7.真空夾層,8.抽真空裝置,a.上進液口,b.氣相口,c.液位計上口,d.充滿指示口,e.下進液口,f.液位計下口,g.放空口,V1、V4.低溫截止閥,V2、V3.液位計下上閥,V5.上進液閥,V6.進出液閥,V7.增壓閥,P.壓力表,S.安全閥,L.液位計,PBV.增壓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航天新光低溫容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沈陽航天新光低溫容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198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燈光照射方向可調的嵌燈
- 下一篇:抽真空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