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流電機轉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08966.4 | 申請日: | 2008-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659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杜榮法;翟德虎;王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臥龍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24 | 分類號: | H02K1/24;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戴曉翔 |
| 地址: | 3123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流電機 轉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流電機轉子結構,屬電機的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直流電機的轉子結構,由于轉子鐵芯沒有轉子鐵芯凸部7,分塊永磁體1安裝于轉子鐵芯6上時,定位困難,容易造成分塊永磁體1分布不均勻,影響了電機的綜合性能。且采用分塊永磁體1與轉子鐵芯6通過膠水粘合方法連接,或永磁體外圓弧用無緯帶纏繞固定連接,由于電機運轉會使電機溫度升高,而膠水受高溫后粘力會減小及粘力失效,無緯帶受高溫后拉力也會大幅度減小,電機在運轉時分塊永磁體1有向外力的作用,容易脫離轉子鐵芯6,造成電機卡死等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能有效保持轉子結構穩定可靠,提高電機品質的直流電機轉子結構。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直流電機轉子結構,包括帶分塊永磁體的轉子鐵芯,其特征在于的外圈上均勻設有凸臺,分塊永磁體嵌設于相鄰的凸臺之間,分塊永磁體的外圓上環繞固定有抱箍。
所述相鄰分塊永磁體之間的抱箍可為內凹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利用轉子鐵芯凸部的結構,其轉子鐵芯外圓弧與永磁體內圓弧剛好相配,使分塊永磁體能快速準確的定位,并在轉子鐵芯凸部的作用下,使分塊永磁體不能產生位移。又在抱箍向內的擠壓固定后,使轉子的外圓度較圓,從而使轉子總體結構穩定可靠。避免了直流電機在高溫、高速運轉下,分塊永磁體容易松動及脫落的可能性,從而大大提高了直流電機的整體的質量。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和積極效果:直流電機轉子分塊永磁體采用抱箍固定,在抱箍受外力作用變形后,利用持久及強大的拉力,使分塊永磁體全部在力的作用下向內配合,使兩圓弧面間配合更緊密,間隙更小,確保轉子的圓度及圓柱度,從而確保直流電機在長期運轉時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A-A面結構剖視圖;
圖3是圖2所示E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帶分塊永磁體1的轉子鐵芯6,均勻設置于轉子鐵芯6外圈上的凸臺7,環繞固定于分塊永磁體1外圓上的抱箍2等構成;分塊永磁體1嵌設于相鄰的凸臺7之間,相鄰分塊永磁體1之間的抱箍2為內凹型結構8。
加工時,根據圖紙要求在高速沖床上完成轉子鐵芯沖片的沖裁,自動將沖片對齊,并進行自動疊壓,完成轉子鐵芯6。將轉軸5壓入轉子鐵芯6,然后將分塊永磁體1分別安裝于轉子鐵芯6,其永磁體內圓弧與轉子鐵芯外圓弧相配合,再將抱箍2套入永磁體外圓弧,利用外側壓緊工裝對抱箍2向內進行施壓,其壓緊頭壓制位置對準轉子鐵芯凸部7中間,使抱箍2在壓緊頭的作用下產生變形,形成內凹型結構8,從而使抱箍內圓弧與永磁體外圓弧緊密結合,將檔圈3裝入轉軸5中,最后將軸承4壓入轉軸5中,即完成一個轉子的加工。
分塊永磁體1利用轉子鐵芯6凸部7處相配合,其凸部7的一個側面201與一個永磁體側面202相配合,另一個側面301與相鄰的另一個永磁體側面302相配合,抱箍2套在分塊永磁體1的外圓弧上,利用外側壓緊工裝對抱箍2向內進行施壓,其壓緊頭壓制位置對準轉子鐵芯凸部7中間,使抱箍2在壓緊頭的作用下產生變形,形成內凹型結構8,內凹型結構8的接觸面101與永磁體的側面102相配合,從而使抱箍內凹型結構8部分與永磁體外圓弧緊密結合,確保在直流電機運轉時,分塊永磁體1向外的力得到有效的控制,永磁體內圓弧始終與轉子鐵芯外圓弧緊密結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臥龍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臥龍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89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聲源追蹤智能攝像機
- 下一篇:用于人工安裝柱上開關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