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折疊雨水收集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04733.7 | 申請日: | 200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921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國榮 |
| 主分類號: | E03B3/02 | 分類號: | E03B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克佑 |
| 地址: | 510947廣東省廣州市從化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折疊 雨水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水收集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折疊的雨水收集器。
背景技術
由于污染,清潔的水源越來越少,世界上普遍存在缺水現象。雨水是一種清潔水源,但其一旦落到地面上,尤其是在城市或鄉鎮,落在房頂的雨水會流到地面、溝渠,就容易受到污染。對于居住在城市或鄉鎮的房屋之中的人們,即便是在需要一些要求不高的非飲用水例如用于沖洗廁所、庭院綠化灌溉、沖洗車輛以及用于補充景觀水等時,也是難以接受直接使用收集起來的落到地面的雨水的。必須要在雨水落地之前將其收集、過濾。
現有的雨水收集方法,大多采用先建地下儲蓄池,然后用電泵抽上來使用。這些方法所用到的儲蓄池等屬于永久設施,投資大且占用地下資源,故而難以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無需建筑永久設施、保存拆裝移動方便,投資少不占用地下資源的雨水收集器,可將落在房頂的雨水通過落水管收集起來。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可折疊的雨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以柔性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其頂蓋當中開有進水孔,進水孔上設有過濾網,頂蓋周邊為充氣邊,裝有氣門芯,容器的側面均布地固定有多條豎桿;容器的下部設有出水龍頭。
在上述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多種變型:
所述的容器的下部還設有連接接頭;
所述的豎桿是穿在固定于容器側面的筒套/環套內;
所述的筒套開口朝下;
所述的容器采用兩面PVC中間夾加強網的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容器為圓柱狀,容器直徑大于或等于高度。
本實用新型利用樓房頂作為一個巨大的接水器,下雨時,樓房頂部的雨水通過落水管導入本實用新型的可折疊雨水收集器,所收集的雨水可用于庭院綠化灌溉、沖洗車輛以及用于補充景觀水等。根據水向低處流的原理,不用建地下池,節約資源。
收集流程:屋頂雨水匯集→導入落水管→濾網過濾→雨水儲存→水龍頭供水。雨水從屋頂匯集后進入落水管,與雨水同時進入落水管的樹葉、樹枝等雜物雜質被收集器頂部入水口的過濾網阻擋,雨水則進入充氣式收集器。
特點:
(1)用兩面PVC中間夾加強網的柔性材料制造,可折疊,集雨器可充氣后打開;
(2)自帶支撐桿;
(3)頂部自帶雨水過濾入口,除入水口外其余封閉,防止雜物或有生命物落入,安全;
(4)可互相串聯,實現一入口收集雨水,分多個收集器存水;
(5)使用高強度夾網防撕裂塑料布料電壓制成;
(6)外形采用直徑大于或等于高度的設計,降低重心,使集雨器固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帶有局部剖視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沿圖1的A-A線剖視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以兩面PVC中間夾加強網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2-頂蓋,3-進水孔,4-過濾網,5-充氣邊,6-氣門芯,7-豎桿,8-出水龍頭,9-連接接頭,10-筒套/環套。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折疊的雨水收集器:一個以柔軟的PVC夾加強網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1,為圓柱狀,直徑大于或等于高度,如此重心較低,積滿水后可以穩穩當當地立著;頂蓋2當中開有進水孔3,進水孔上設有過濾網4,頂蓋2周邊為充氣邊5,裝有氣門芯6,容器1的側面均布地固定有多條豎桿7,豎桿7是穿在固定于容器側面、開口朝下的筒套10內的,筒套10也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直接縫制在容器的側壁上;在容器1的下部設有出水龍頭8,可使用自然排水也可以采用電泵抽水兩種方式取水;在容器底部水龍頭相對一側,則設有連接接頭9,方便將多個雨水收集器串聯起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國榮,未經陳國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473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