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節能低溫濃縮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04034.2 | 申請日: | 2008-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141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1 |
| 發明(設計)人: | 馮毅;李毅欣;張雷;裘建社;宋力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2/08 | 分類號: | A23L2/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能 低溫 濃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溫濃縮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制藥、食品行業藥液提取的節能低溫濃縮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中草藥及其它植物水提取液、果汁、液態生物制品濃縮工藝主要有三種:三效蒸發濃縮;冷凍濃縮;膜分離濃縮。現有的濃縮裝置基本上是根據這三種工藝設計制造的,存在能耗高的缺點;膜分離濃縮的過濾膜易堵塞,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節能低溫濃縮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把各種濃縮方式的優點集合起來,形成一種節能低溫濃縮裝置,達到節能節水的目的。具體來說,是把冷凍濃縮、膜分離濃縮以適當形式組合形成濃縮裝置,該濃縮裝置與廠房空調進行能量共享,達到節能效果。
節能低溫濃縮裝置可用于中草藥及其它植物水提取液、果汁、液態生物制品等熱敏性或易揮發性液體的濃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節能低溫濃縮裝置包括稀原料液儲罐1、第一冷凍濃縮機5、第二冷凍濃縮機13、預濾機9、高壓泵10、膜過濾機11、第一熱交換器15和第二熱交換器8;
原料液儲罐1出口通過管道與物料泵2的入口相連,物料泵2的出口通過管道及閥門一16與閥門二17分別與第一冷凍濃縮機5的稀原料液入口一3、第二冷凍濃縮機13的稀原料液入口二28相連;第一冷凍濃縮機5的物料出口一19通過管道及閥門三21與第二熱交換器8的物料入口相連,第二冷凍濃縮機13的物料出口二34通過管道及閥門三21與第二熱交換器8的物料入口相連;第二熱交換器8的物料出口通過管道與預濾機9的物料入口相連,預濾機9的物料出口通過管道與高壓泵10的入口相連,高壓泵10的出口通過管道與膜過濾機11的物料入口相連;第一冷凍濃縮機5融冰水出口一18通過管道及閥門六29與第一熱交換器15物料入口相連,第二冷凍濃縮機13融冰水出口二33通過管道及閥門七32與第一熱交換器15物料入口相連,第一熱交換器15物料出口通過管道與水泵36入口相連,水泵36出口通過管道及閥門四23與閥門五26分別與第一冷凍濃縮機5融冰水入口一7、第二冷凍濃縮機13融冰水入口二27相連;車間空調水通過管道分別與第一熱交換器15的空調水入口二30及空調水的出口二31、第二熱交換器8的空調水入口一24及空調水出口一25相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稀原料液儲罐;2-物料泵;3-稀原料液入口一;4-冷媒入口一;5-第一冷凍濃縮機;6-冷媒出口一;7-融冰水入口一;8-第二熱交換器;9-預濾機;10-高壓泵;11-膜過濾機;12-濃液出口;13-第二冷凍濃縮機;14-融冰水管道;15-第一熱交換器;16-閥門一;17-閥門二;18-融冰水出口一;19-物料出口一;20-冷媒入口二;21-閥門三;22-冷媒出口二;23-閥門四;24-空調水入口一;25-空調水出口一;26-閥門五;27-融冰水入口二;28-稀原料液入口二;29-閥門六;30-空調水入口二;31-空調水出口二;32-閥門七;33-融冰水出口二;34-物料出口二;35-閥門八;36-水泵;37-融冰水出口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一種節能低溫濃縮裝置主要由稀原料液儲罐1、第一冷凍濃縮機5、第二冷凍濃縮機13、預濾機9、高壓泵10、膜過濾機11、第一熱交換器15及第二熱交換器8組成;
原料液儲罐1出口通過管道與物料泵2的入口相連,物料泵2的出口通過管道及閥門一16與閥門二17分別與第一冷凍濃縮機5的稀原料液入口一3、第二冷凍濃縮機13的稀原料液入口二28相連;第一冷凍濃縮機5的物料出口一19通過管道及閥門三21與第二熱交換器8的物料入口相連,第二冷凍濃縮機13的物料出口二34通過管道及閥門三21與第二熱交換器8的物料入口相連;第二熱交換器8的物料出口通過管道與預濾機9的物料入口相連,預濾機9的物料出口通過管道與高壓泵10的入口相連,高壓泵10的出口通過管道與膜過濾機11的物料入口相連;第一冷凍濃縮機5融冰水出口一18通過管道及閥門六29與第一熱交換器15物料入口相連,第二冷凍濃縮機13融冰水出口二33通過管道及閥門七32與第一熱交換器15物料入口相連,第一熱交換器15物料出口通過管道與水泵36入口相連,水泵36出口通過管道及閥門四23與閥門五26分別與第一冷凍濃縮機5融冰水入口一7、第二冷凍濃縮機13融冰水入口二27相連;車間空調水通過管道分別與第一熱交換器15的空調水入口二30及空調水的出口二31、第二熱交換器8的空調水入口一24及空調水出口一25相連。所述的管道為不銹鋼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40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