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隔臭防蚊蟲地漏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02992.6 | 申請日: | 2008-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407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董勝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勝強 |
| 主分類號: | E03C1/282 | 分類號: | E03C1/282 |
| 代理公司: | 江門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蔣康銘 |
| 地址: | 528300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臭防 蚊蟲 地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用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隔臭防蚊蟲地漏。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為了防止室內下水道中的臭味逸出,傳統的解決方法是采用鐘罩地漏U形存水彎進行水封和扣碗式封蓋,上述解決方法存在以下缺點:(1)很容易被雜物堵塞在存水彎,而地漏存水彎埋于地面之下,存水彎一旦被堵塞,清理疏通工作十分困難;(2)水封不夠5厘米的國家標準,極易干枯而導致防臭失效;(3)排水慢,現有地漏的結構缺陷導致出水口水流對沖,大大減緩了排水;(4)不能有效防止返水,在外界水壓高時(如下暴雨時),外面的污水返涌到室內,常見于樓層較低房子。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隔臭防蚊蟲防返水地漏。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隔臭防蚊蟲地漏,包括地漏主體,地漏主體的頂部設置有地漏面蓋,所述地漏主體由與地漏面蓋相通的內管體以及存水桶插接而成,內管體管壁向外延伸有擋水套管,內管體插入存水桶中部,其下端留有過水間隙,存水桶上端與內管體管壁向外延伸壁間有出水口,存水桶上套裝有可封閉內管體與存水桶之間縫隙的密封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存水桶的管壁上設置有定位凸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內管體與存水桶之間通過螺栓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先將地漏主體固定在地漏面蓋的下端,再安裝在下水管道口中,來自室內的生活污水進入地漏主體,由于內管體以及存水桶之間的采用沉頭式懸掛方法連接,從而形成5厘米的存水,污水在水的液體壓力及虹吸現象作用下通過內管體與存水桶之間縫隙并頂開密封圈排出,由于內管體管壁向外延伸有擋水套管,從而有效防止了污水向外四濺,另外,當污水不再流動的時候,密封圈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封閉內管體與存水桶之間縫隙,從而有效防止下水管道中的異昧氣體、蚊蟲及返水進入室內,達到衛生環保的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拆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一種隔臭防蚊蟲地漏,包括地漏主體1,地漏主體1的頂部設置有地漏面蓋2,所述地漏主體1由與地漏面蓋2相通的內管體3以及存水桶4插接而成,內管體3管壁向外延伸有擋水套管31,內管體3插入封水桶4中部,其下端留有過水間隙,存水桶4上端與內管體3管壁向外延伸壁間有出水口,存水桶4上套裝有可封閉內管體3與存水桶4之間縫隙的密封圈5。
本產品在存水桶4的管壁上設置有定位凸筋41,而且所述管體3與封水管件4之間通過螺栓連接,該設計使得管體3與存水桶4之間安裝更為穩定,當然,其之間的連接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如:粘合式、卡接式等,總之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使用時,先將地漏主體1固定在地漏面蓋2的下端,再安裝在下水管道口中,來自室內的生活污水進入地漏主體1,由于內管體3以及存水桶4之間的采用沉頭式懸掛方法連接,從而形成5厘米的存水,污水在水的液體壓力及虹吸現象作用下通過內管體3與存水桶4之間縫隙并頂開密封圈5排出,由于內管體3管壁向外延伸有擋水套管31,從而有效防止了污水向外四濺,另外,當污水不再流動的時候,密封圈5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封閉內管體3與存水桶4之間縫隙,從而有效防止下水管道中的異昧氣體、蚊蟲及返水進入室內,達到衛生環保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勝強,未經董勝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29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