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滑透氣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01892.1 | 申請日: | 2008-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480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彭文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文雄 |
| 主分類號: | A43B7/08 | 分類號: | A43B7/08;A43B13/12;A43B13/22;A43B1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40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滑 透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鞋,尤其是指一種防滑透氣鞋。
背景技術
傳統的鞋一般是包括鞋底、中底、鞋墊和鞋面順序粘合或縫合制成,由于鞋體內不通氣和過多的腳汗會滋長細菌,久而久之會產生腳氣等疾病,從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目前通常做法是:一、在鞋內放置藥物鞋墊、放置吸汗材料制成的鞋墊、在鞋面上開透氣孔等,其效果不明顯;二、在鞋底內裝有一個氣囊與外部空氣相通,雖然能使內外空氣流通起到通氣效果,其氣囊受力透氣結構復雜導致成本較高且容易損壞的缺點,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氣、吸附過濾氣體,防滑效果好,實現干爽、衛生的一種防滑透氣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滑透氣鞋,包括鞋底、中底、鞋墊和鞋面順序粘合或縫合,所述鞋底、中底和鞋墊之間分別設有架空的上下通氣腔,所述鞋底的腳根部側面設有下通氣腔與外部相通的通氣閥,所述中底腳掌部和腳根部均設有若干通氣孔連通上下通氣腔,所述鞋墊前端腳掌部設有若干通氣孔與鞋體內腔相連通。
上述的一種防滑透氣鞋,所述中底由活性碳層和無紡布基層復合構成。
上述的一種防滑透氣鞋,所述鞋墊由皮面層和活性碳層復合構成。
上述的一種防滑透氣鞋,所述鞋底頂面設有多組支撐中底形成下通氣腔的凸起。
上述的一種防滑透氣鞋,所述鞋墊底面設有多組支撐中底形成上通氣腔的凸起。
上述的一種防滑透氣鞋,所述鞋底底面設有多排外凸的圓柱凸起,圓柱凸起底面設有內凹的球面吸盤。
上述的一種防滑透氣鞋,所述通氣閥中設有通道,通道中設有擋水環。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鞋底、中底和鞋墊之間分別設有架空的上下通氣腔,實現鞋體內腔、鞋底、中底、鞋墊之間和外部相聯通,實現透氣的技術效果。其中在下通氣腔通氣過程中通過活性碳層對濕氣進行吸附,在上通氣腔通氣過程中通過活性碳層對濕氣進行吸附,實現除臭的技術效果。通過在本體底面設置外凸的圓柱凸起達到增加磨擦的作用,并在圓柱凸起底面設內凹的球面吸盤大大增加對光滑吸附地面作用,從而提高了鞋底的防滑能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鞋底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后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底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鞋墊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B-B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6的后視圖。
圖中:1為鞋底,11為圓柱凸起,11a為球面吸盤,12為凸起,2為中底,23為活性碳層,24為無紡布基層,3為鞋墊,31為通氣孔,32為凸起,33為皮面層,34為活性碳層,35為凸起,4為鞋面,5為上通氣腔,6為下通氣腔,7為通氣閥,71為通道,71a為擋水環。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圖2、圖4、圖6和圖8所示,一種防滑透氣鞋,包括鞋底1、中底2、鞋墊3和鞋面4順序粘合并縫合,鞋底1、中底2和鞋墊3之間分別設有架空的上下通氣腔5、6,鞋底1的腳根部側面設有下通氣腔6與外部相通的通氣閥7,中底2腳掌部和腳根部均設有若干通氣孔21、22連通上下通氣腔5、6,鞋墊3前端腳掌部設有若干通氣孔31與鞋體內腔相連通;鞋底1頂面設有多組支撐中底2形成下通氣腔6的凸起12;鞋墊3底面設有多組支撐中底2形成上通氣腔6的凸起32;通氣閥7中設有通道71,通道中設有擋水環71a。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使用時,鞋底1、中底2和鞋墊3之間分別設有架空的上下通氣腔5、6,實現鞋體內腔、鞋墊3、中底2、鞋底1之間和外部相連通,實現透氣的技術效果。
如圖5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上,中底2由活性碳層23和無紡布基層24復合構成。在下通氣腔通氣過程中通過活性碳層對濕氣進行吸附,進一步實現除臭的技術效果。
如圖7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上,鞋墊3由牛皮面層33和活性碳層34復合構成,在上通氣腔通氣過程中通過活性碳層對濕氣進行吸附,進一步實現除臭的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文雄,未經彭文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18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