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健身器械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01598.0 | 申請日: | 2008-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768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陸昌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陸昌平 |
| 主分類號: | A63B21/05 | 分類號: | A63B21/05;A63B23/02;A63B23/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輝 |
| 地址: | 524005廣東省湛江市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健身 器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健身器械。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及形體美,所以健身器材在現代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在專用的健身房內我們可以見到蝶式健身器,該健身器可以對人體的胸大肌等進行鍛煉,但該種健身器無法使兩臂更緊的合攏,且其結構復雜,一套健身器的配置成本非常高,且需占用較大的空間,對一般的個人而言,配置一套蝶式健身器則不太現實;所以便攜式健身器由于其購買成本低、占用空間小而得到人們的喜受,如現已出現了一種臂力器,臂力器的兩個握把之間直接通過一個螺旋彈簧連接,但該結構的健身器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功能簡單,對人體鍛煉的部位較少,同時,該健身器在兩個握把彎曲后復位過程中,彈力大,復位非常快速,極易對鍛煉者造成傷害,所以,有必要對現有的健身器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健身器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功能多樣。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多功能健身器械,該健身器械包括支座、殼體、兩個轉臂及兩個齒輪,支座與殼體固接,殼體內設有齒條,在殼體與齒條之間設有彈性件,在支座上、齒條的兩側各設有轉軸,兩個齒輪分別通過轉軸設于支座上并與齒條相嚙合,兩個轉臂分別連接在兩個齒輪上且轉臂沿齒輪的徑向方向。
本實用新型的受力情況是:在鍛煉過程中,鍛煉者兩個手臂分別向兩個轉臂施力,轉臂繞轉軸旋轉時,齒輪同步旋轉,同時帶動齒條向內運動,齒條克服彈性件的壓力而呈壓縮狀態;當鍛煉者手臂松馳后,在彈性件的作用下,轉臂復位;鍛煉者的手臂再次施力,轉臂再次轉動,如此反復而達到鍛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也屬便攜式健身器,結構簡單,成本低,占用空間小,兩個轉臂復位時較為緩慢且為定向反彈,不會對鍛煉者造成傷害,且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可以在前述結構的基礎上加設附屬部件,而使本實用新型具有更多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結構是:
所述殼體呈圓筒狀,所述彈性件為螺旋彈簧。
所述殼體包括內端圓筒及外端圓筒,內端圓筒與外端圓筒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旋彈簧一端抵壓在外端圓筒的底部,另一端抵壓在所述齒條端部,在所述外端圓筒的周向側壁上設有拆卸孔。拆卸或維修時,可將外端圓筒從內端圓筒上拆下,為使拆卸時更方便操作,可將棍狀拆卸工具(如螺絲刀)插入外端圓筒上的拆卸孔內。
所述每個轉臂包括相互套設有至少兩個滑動臂,在兩個滑動臂之間設有限位裝置。在不使用時,可將相互套設的其中一個滑動臂滑入另一個滑動臂內,減少轉臂所占用的空間。
在所述轉臂的外端設有手把,鍛煉者可以直接手握兩個手把進行鍛煉。
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齒條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活動握把,在所述轉臂的外端設有手托,該手托與所述轉臂形成“L”形。鍛煉者可以手握兩個活動握把,將手托置于兩個上臂位于進行鍛煉,為減少活動握把的制造成本,可將所述各活動握把分別通過所述轉軸連接在所述支座上。
在所述支座上設有兩個螺孔,其內均裝有調節螺釘(或調節螺栓),兩個調節螺釘的前端分別抵在兩個轉臂上。通過調節螺釘可以調節兩個轉臂的初始角度,以適應鍛煉時的不同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三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支座,2、殼體,3、轉臂,4、齒輪,5、齒條,6、螺旋彈簧,7、轉軸,8、內端圓筒,9、外端圓筒,10、拆卸孔,11、滑動臂,12、限位裝置,13、手把,14、活動握把,15、手托,16、調節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多功能健身器械,該健身器械包括支座1、殼體2、兩個轉臂3及兩個齒輪4,支座1與殼體2固接,殼體2內設有齒條5,在殼體2與齒條5之間設有彈性件,在支座1上、齒條5的兩側各設有轉軸7,兩個齒輪4分別通過轉軸7設于支座1上并與齒條5相嚙合,兩個轉臂3分別連接在兩個齒輪4上且轉臂3沿齒輪4的徑向方向。
其中,殼體2呈圓筒狀,殼體2包括內端圓筒8及外端圓筒9,內端圓筒8與外端圓筒9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彈性件為螺旋彈簧6,該螺旋彈簧6一端抵壓在外端圓筒9的底部,另一端抵壓在齒條5端部,在外端圓筒9的周向側壁上設有拆卸孔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陸昌平,未經陸昌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15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