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廣告燈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01200.3 | 申請日: | 200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414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小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小萍 |
| 主分類號: | G09F13/04 | 分類號: | G09F13/04;F21V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創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愛群 |
| 地址: | 528311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廣告 燈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領域,特別中對燈光發出光線進行遮光、反光的處理裝置,具體屬于一種廣告燈箱。
背景技術
傳統的燈箱一般為內打燈的燈箱,其內部平衡設置數個燈管,由于相鄰的兩個燈管之間具有一定間隙,造成光線的空缺,開燈后燈箱畫面會出光線不連續或不均的肋骨紋現象,產生黑帶,嚴重影響畫面的效果。
為了減小肋骨紋現象,一般在燈箱的顯示面另外設置柔光板,并且加大燈管與面板之間的距離以降低光照度,從而削弱黑帶現象。但是這種燈箱結構并不能完全消除黑帶現象,而且由于拉大了燈管與面板之間的距離,會導致燈箱厚度大,體積大,浪費原材料以及電能,既不經濟又不美觀。
技術人員曾經對燈箱進行了各種改進,包括:1、在燈箱燈管靠近背板的部分設置弧形的反光板,將燈管照射向背板的光線發射到正面和周邊;2、在相鄰兩弧形反光板之間設置連接兩弧形反光板的反光角燈。
經過上述改進,燈箱的光照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可以減少燈箱產生黑帶現象,增加柔光板上的光照度,使燈箱下面的光線產生更好的效果。
但是,現有技術仍然存需要一定數量燈管和未能達到較好節能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結構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一種亮度均勻、高反射性和節約電能的廣告燈箱。
本實用新型用以下方式實現的:由箱體、面板和設置于箱體內的燈管,其所述箱體的背板上設有反光區和阻光區,其阻光區靠近于燈管,反光區連接阻光區并遠離于燈管。
所述的阻光區寬度為80~160MM。
所述阻光區分成兩塊,分別設置于燈管背面兩側,阻光區每塊的寬度為70~90MM,兩塊阻光區之間的相距為10~30MM。
所述阻光區設置于反光區的表面。
所反光區位于兩個燈管之間,其的寬度為100~200MM。
所述反光區位于兩個燈管之間呈角狀凸起,角狀凸起的底寬度為100~150MM,角底與角頂之間的相距為30~60MM。
所述反光區為擴散反射性PET薄膜層金屬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擴散反射性PET薄膜層金屬板比一般的反光材料的反光效果均一;2、具有高反射性,反射率高達96%,對彩色圖面顯得有立體感,層次分明;3、減少光源,節約電能50%至67%。
附圖說明:
圖1是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的實施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2所示,由箱體1、面板和設置于箱體1內的燈管2,其所述箱體1的背板上設有反光區3和阻光區4,其阻光區4靠近于燈管2,反光區3連接阻光區4并遠離于燈管2。
所述的阻光區4寬度為80~160MM。
所述阻光區4分成兩塊,分別設置于燈管2背面兩側,阻光區4每塊的寬度為70~90MM,兩塊阻光區4之間的相距為10~30MM。
所述阻光區4設置于反光區3的表面。
所反光區3位于兩個燈管之間,其的寬度為100~200MM。
所述反光區3位于兩個燈管之間呈角狀凸起,角狀凸起的底寬度為100~150MM,角底與角頂之間的相距為30~60MM。
所述反光區3為擴散反射性PET薄膜層金屬板。
以燈箱為例:
如圖1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燈箱的長度為3150MM,寬度為1650MM,燈管2之間相距300MM,框邊寬度為100MM,畫布與反光區3相距為100MM,反光區3呈角狀,角狀凸起的底寬度為145MM,角底與角頂之間的相距為45MM,阻光區寬度為155MM。
如圖2所示的第二實施例:燈箱的長度為3150MM,寬度為1650MM,燈管2之間相距400MM,框邊寬度為100MM,畫布與反光區3相距為200MM,阻光區4寬度為205MM,反光區3寬度為195M。
第一、二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燈管2亮,光線射向阻光區4和反光區上3上,阻光區4減衰光線反線,為解決燈箱布一光一暗,達到亮度,反光區3采用散反射性PET薄膜層金屬板,其反射率高達96%,相比傳統的燈箱減少安裝燈管2數量約5-8支,并采用節能燈管,在測試中節約電能50%至67%,加上散反射性PET薄膜層金屬板方便更換和清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小萍,未經胡小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12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