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循環水泵房前池的新型結構地下連續墻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00874.1 | 申請日: | 2008-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297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彭明祥;馬兆榮;徐榮彬;陸曉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D29/02 | 分類號: | 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文雄 |
| 地址: | 510600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水泵房 新型 結構 地下 連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于一種擋墻,特別是涉及于一種循環水泵房前池的新型結構地下連續墻。屬于發電廠建筑結構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目前,在電廠發電機機組循環水泵房前池的基坑深度14~16米、基坑寬度為70~80米,基坑開挖一般采用放坡大開挖,而這種放坡大開挖占地面積很大,因此,存如下需要要的問題:
1)對于有些電廠因征地、拆遷問題不能解決,或在放坡范圍內有已建構筑物,這些場所不適宜建設循環水泵房前池。
2)由于循環水泵房前池寬度一般接近70~80米,現有技術一般采用內支撐地下連續墻結構,需要在前池內布置較密的支撐梁、支撐柱等。這種結構構造復雜,且柱節點有下沉或偏位對支撐受力有較大影響。梁柱分布太密,對前池流態有一定影響,且增加水頭損失,增加水泵運行費用,同時施工期間要分層設置支撐、分層開挖,施工周期較長。現有技術中也有采用拉錨地下連續墻結構,這種結構需要在沿前池內設置多排錨桿,錨桿長度一般大于20米,該方案雖可滿足非開挖施工的要求,但錨桿在地下已經超出了征地范圍,且利用錨桿作為持續受力的永久結構,其耐久性難以保證,在施工期間要分層設置拉錨、分層開挖,同樣存在施工周期較長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解決現有循環水泵房前池的基坑擋土墻的施工占地面積大、構造復雜、工期長和造價高的缺陷,提供一種循環水泵房前池的新型結構地下連續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循環水泵房前池的新型結構地下連續墻,其結構特點是:由多個“T”構件連接而成,“T”構件的前部構成地下連續墻的墻面,“T”構件的后部構成地下連續墻的支撐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種方案是:所述“T”構件可以為單獨成型構件,由多個“T”構件的前部相連接構成地下連續墻。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種方案是:所述“T”構件可以為一體成型構件,由多個“T”構件一體澆注成型、相鄰“T”構件前部相連接構成地下連續墻。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種方案是:可以由多個“T”構件相互連接排列組合形成矩形、環形、四邊形或角形的地下連續墻。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種方案是:所述“T”構件可以由水泥砂漿或鋼筋水泥砂漿砼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種方案是:所述“T”構件前部寬度可以為500~5000mm、后部高度可以為1000~25000mm,厚度可以為100~150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個“T”型構件連接而成,可以組合成多種不同形狀面積的地下擋土連續墻,可以按不同地形和面積的施工進行使用,因此,在施工時對環境影響小,具有占地面積小、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適用范圍廣的效果。
2、由于本實用新型所用的“T”型構件,其前部連接成墻面、后部構成立體支撐機構體系,因此,可大大提高墻體的剛性和穩定性,可減少或取消內支撐而對前池流態無影響,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的效果。
3、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其施工方法可進行逆筑法施工,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并且還具有安全穩定性能好、耐久性能高、降低造價等有意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T”型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1:
參照圖1,本實施例包括外墻2和內墻3,外墻2和內墻3分別由多個“T”構件1連接而成,“T”構件1的前部構成外墻2和內墻3的墻面,“T”構件1的后部構成外墻2和內墻3的支撐結構。
參照圖2,“T”構件1由鋼筋水泥砂漿砼構成,包括鋼筋桁架1-1和水泥砂漿包裹層1-2。
本實施例中:
所述“T”構件1可以為單獨成型構件,由多個“T”構件1的前部相連接構成地下連續墻;“T”構件1也可以為一體成型構件,由多個“T”構件1一體澆注成型、相鄰“T”構件1前部相連接構成地下連續墻。由多個“T”構件1相互連接排列組合形成環形的地下連續墻。所述“T”構件(1)前部寬度可以為500~5000mm、后部高度可以為1000~25000mm,厚度可以為100~1500mm。
由于本實施例由“T”構件1相互連接排列組合形成環形的地下連續墻,可以針對不同的地形和位置進行排列組合,因此,在施工時對環境影響小,具有占地面積小、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適用范圍廣的效果。
其他具體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其他實施例的特點是:可以由多個“T”構件相互連接排列組合形成矩形、環形、四邊形或角形的地下連續墻。所述“T”構件(1)可以由水泥砂漿或鋼筋水泥砂漿砼構成。“T”構件(1)前部寬度可以為1000mm、1500mm、2000mm、3000mm、3500mm、4000mm或4500mm,后部高度可以為1000mm、2000mm、5000mm、8000mm、10000mm、15000mm、20000mm或25000mm,厚度可以為150mm、200mm、500mm、800mm、1000mm、1200mm或1500mm。“T”構件1可以由鋼筋水泥砂漿砼構成,也可以由水泥砂漿砼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未經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08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戶外空調用防雨型電控箱
- 下一篇:高溫管式電阻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