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率水輪機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00046.8 | 申請日: | 200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213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可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可進 |
| 主分類號: | F03B13/00 | 分類號: | F03B13/00;F03B1/00;F03B1/02;F03B1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廣東省廣州市番禺***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率 水輪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輪機裝置,屬動力輸出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的目前農村大量使用的水輪機,主要用于農田灌溉,體積較小,加上受力部分采用風葉,葉面承水量小,水沖擊在風葉上后立即噴濺散開,停留時間短,因此水在水輪機上的做功時間短,利用率低,致使整機工作效率低,并且連接風葉的杠桿短,輸出力度小,更加限制了水輪機效率的發揮。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水輪機的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構造簡易、水能充分利用、做功效率高的水輪機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高效率水輪機裝置由供水裝置、水輪機、傳動裝置以及發電裝置構成,水輪機裝設于供水裝置的下端或旁側,水輪機通過傳動裝置連接發電裝置。
所述供水裝置由位于水輪機上方或側邊的水源蓄水池、連通水源蓄水池的管道以及控制水源流量的閥門組成,所述水輪機由轉軸、設在轉軸上呈輻射狀均布的數支杠桿及杠桿末端安裝的水斗構成,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傳動連接水輪機與發電裝置的傳動輪以及設于傳動輪與水輪機之間控制均勻運轉的飛輪構成,所述水輪機還通過固定腳架固定于地面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措施是:上述供水裝置還包括有用于抽取平地水源以作二次供水的抽水機,所述抽水機通過管道與水源蓄水池相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顯著的進步和突出的特點:通過采用承水量大的水斗,利用水斗中水的所有重力,并將杠桿加長,提高水在水輪機上的工作時間,水能利用率高,使整機效率得到提升,具有經濟、實用的技術優勢,可廣泛應用于發電行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圖3是實施例二的主視圖;
圖中:1、水輪機,2、固定腳架,3、杠桿,4、轉軸,5、水斗槽,6、水源蓄水池,7、水管,8、水閘,9、發電機,10、飛輪,11、傳動輪,12、抽水機,13、地面水池。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與圖2所示,水輪機1架設在固定腳架2上,數支杠桿3呈輻射狀排布并以轉軸4為中心運轉,杠桿3較之現有水輪機的杠桿長,利于加大做功,每支杠桿末端分別裝有較大的承水的水斗槽5,進一步提高水在水斗槽上的工作時間,充分利用水能。
水源蓄水池6置于水輪機1的旁側或上方,經水管7流出沖入水斗槽5中,并由出水口端的水閘8控制流量,以靈活控制水輪機的輸出功率。
傳動輪11裝在水輪機1與發電機9之間,并進一步通過控制轉速的飛輪10將力均勻地傳輸至發電機9。
工作時,水以599.79952公里/小時的重力下落速度,從上方或旁側沖入水斗槽5中,借助水的自身重力,水斗槽受力下降從而帶動水輪機1轉動做功,將力通過傳動輪11或轉軸4傳輸至發電機9,使其做功用于發電。
參照圖3所示,所舉實施方案除實施例一所述水源直接從高位或旁側沖落之外,還通過在水源蓄水池6與地面水池13之間設置一抽水機12,利用其將水輪機上掉落地面水池13的水通過管道回抽至水源蓄水池6處,進行水能的二次回收利用,減少浪費,將水能的利用率發揮到極至。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實際需要,還可設計出更多不同結構形式的水輪機裝置,但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列舉,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基于本技術方案所變換的等同效果的結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可進,未經陳可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000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減壓鞋墊
- 下一篇: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給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