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架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91421.7 | 申請日: | 2008-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82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關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關鳴 |
| 主分類號: | E01C1/04 | 分類號: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天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馮衛平;程 祥 |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架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城市交通設施,特別是一種高架橋。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對流通的制約日益凸現,很多地方不得不在市內大量地興建立交(或高架)橋,但城區街道往往早已建成,其幅寬已受限制,不便作太大地擴拓,而立交(高架)橋一旦建設,雖在空間增加了通過能力,但對地面層原有街道則增加了阻滯,或者為此而被迫降低新建立交(或高架)橋通過能力,減少其幅寬。
首先是橋梁墩柱對現有街道寬度的全局性地占用。例如新建雙向四車道橋,現多已做成整幅蓋梁、中柱支撐,占街寬度已大為減少,而目前多需建雙向六車道高架橋,如用整幅蓋梁、中柱支撐,其占街寬度可在8m左右,但兩翼蓋梁承受動荷載的懸臂長度過大,影響其使用壽命;若采用雙幅分離蓋梁,各自中柱支撐,雖結構較經濟合理,但柱間占街寬度可達15m。需興建立交(或高架)橋的地段,往往均在城市鬧市區黃金地段,寸土寸金,因此要求在這方面應提出更兩全其美之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架橋,它不僅落地點占用原有道路幅寬少,而且雙向車輛行駛時互不影響,安全性高。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架橋,包括引道、蓋梁、設置在蓋梁上的車道以及支撐蓋梁的墩柱,其特征在于:上橋與下橋引道的落地點呈前后布置,雙向車道呈上下布置,且一個方向車道的部分橋面,設置在另一個方向車道下方。
而且位于下方的一個方向車道的蓋梁與另一個方向車道的墩柱相固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引道及墩柱落地點占用原有道路幅寬少。2.雙向車輛行駛時互不影響,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高低跨分離橋的縱斷面示意圖。
圖2是高低跨分離橋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圖2中B-B處的剖視圖。
圖4是圖2中C-C處的剖視圖。
圖5是圖2中D-D處的剖視圖。
圖6是高低跨分離橋與現有技術的立交橋占地幅寬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6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城市交通設施,特別是一種高架橋,包括引道1、蓋梁4、設置在蓋梁4上的車道2以及支撐蓋梁的墩柱3,其獨到之處在于:上橋與下橋的引道1呈前后布置,雙向車道2呈上下布置,且一個方向車道2的部分橋面設置在另一個方向車道2下方。
往返雙向車道引道1的落地點予以前后錯位布置,使之始終保持單向幅寬,落位在原有街道的規劃中心附近,不會對原有街道造成二次阻滯。
雙向車道2呈上下布置,且一個方向車道2的部分橋面設置在另一個方向車道2下方,縮小了兩墩柱3之間的距離,達到減少墩柱3占用原有街道幅寬的目的。由于雙向來車在會車時不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因此不會被對方的燈光影響,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
而且位于下方的一個方向車道2的蓋梁4與另一個方向車道2的墩柱3相固結。
當位于下方的一個方向車道2的蓋梁4與另一個方向車道2的墩柱3相固結時,兩墩柱3之間的距離減少到最小值,此時墩柱3所占用的原有街道的幅寬也是最小的,采用這種結構同時也能使得橋梁的結構更加穩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關鳴,未經郭關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914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瀝青罐雙火管串聯加熱裝置
- 下一篇:電鍍滾筒提升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