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輕型曲軸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90734.0 | 申請日: | 2008-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890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錦焱;姬傳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荊州環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08 | 分類號: | F16C3/08 |
| 代理公司: | 荊州市亞德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德斌 |
| 地址: | 434000湖北省荊***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輕型 曲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輕型曲軸,屬內燃機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鋼件材料曲軸是各類高性能發動機,各類往復運動與旋轉運動相互轉換的高性能機構的核心零部件。但對于一些苛求整機重量的機構,如高級賽車、高速游艇、小型飛機等所用發動機的鋼件曲軸,重量的優化尤為重要。重量優化設計后能使機構效率明顯提高,消耗大幅下降,資源占用和污染減少,同時還能達到高效、節能、環保的效果。國內有廠商在鑄造曲軸領域曾經采用過優化設計方案,其曲軸材料采用球墨鑄鐵或高強度可鍛鑄鐵,利用高溫鐵水的流動性,將曲軸鑄造成主軸頸和連桿軸頸的中空型式,但這種優化設計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鑄造內部的缺陷,并不是為了重量的優化。對于鍛鋼曲軸,由于不能夠鍛造出如此復雜的曲軸鍛件,目前國內未發現有廠商為了減輕曲軸重量,去除不影響曲軸性能多余金屬的重量優化方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不降低曲軸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圍的減輕曲軸自身重量,以達到動力機構總體效率提高,整機重量減小的超輕型曲軸。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該超輕型曲軸由主軸頸、連桿軸頸、軸肩和平衡鐵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軸頸上制有梅花形法蘭,主軸頸中心制有中心空孔;連桿軸頸芯部上制有對接式減重孔;軸肩上制有大R形減重曲面;主軸頸和連桿軸頸兩側面的平衡鐵外側制有環形減重槽,平衡鐵前后端制有流線形平衡尾。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超輕型曲軸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優化設計后,制造的超輕型曲軸除重量減輕了約四分之一外,還具有其它多項優化效果:1、由于減輕了連桿軸頸和軸肩重量,使連桿軸頸部位離心力和主軸頸的軸承離心力載荷大大減小。2、主軸頸和連桿軸頸采用中空式結構,增加了曲軸的剛度和抵抗扭轉振動的能力,降低了曲軸的縱向振動,使曲軸的承載能力和疲勞強度得到顯著加強。3、外形結構改進后的曲軸裝機后其發動機馬力明顯增強,同比油耗下降,起到了既節能又環保的效果,特別受到賽車愛好者的親睞。
附圖說明:
圖1為超輕型曲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超輕型曲軸平衡鐵的A—A視圖;
圖3為超輕型曲軸主軸頸的B—B視圖。
圖中:1、主軸頸,2、連桿軸頸,3、軸肩,4、平衡鐵,5、梅花形法蘭,6、中心空孔,7、對接式減重孔,8、大R形減重曲面,9、環形減重槽,10、流線形平衡尾。
具體實施方式:
該超輕型曲軸由主軸頸1、連桿軸頸2、軸肩3和平衡鐵4構成,其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和外形結構與現有的曲軸一樣,其特征在于:
本實用新型將主軸頸1上的法蘭制成梅花形法蘭5,主軸頸1的中心制成中心空孔6,提高曲軸的整體剛性。
另外,由于曲軸的連桿軸頸和軸肩的重量,既影響動平衡狀況,也決定了平衡重的形狀和重量,減少其重量可明顯減輕整體曲軸重量。因此在連桿軸頸2的芯部上制有對接式減重孔7,軸肩3上制有大R形減重曲面8。
曲軸的平衡鐵4是曲軸結構中為滿足其高速運轉的動平衡性能而設置的,曲軸在缸體中旋轉時,平衡鐵4以高速沖擊油底殼中的積油,此時油液對運行中的曲軸也產生很大的阻力。因此本實用新型在主軸頸1和連桿軸頸2兩側面的平衡鐵4的外側,分別采用主軸頸1同心圓和連桿軸頸2同心圓結構法去除對平衡量影響小的金屬,保留最外圓外平衡鐵質量,在平衡鐵4的外側制有環形減重槽9,并以流線形設計方案對平衡鐵前后端形狀予以優化。將平衡鐵4的前后端制成流線形平衡尾10。
該超輕型曲軸改變了傳統的鋼件材料曲軸設計,增加了曲軸主軸頸1和連桿軸頸2兩側面平衡鐵的環形減重槽9,連桿軸頸2和軸肩3制有減重的大R形減重曲面8,連桿軸頸2制有減重的對接式減重孔7,主軸頸1的中心制有減重的中心空孔6及法蘭制成梅花形法蘭5,結構改進后增加了曲軸的剛度和抵抗扭轉振動的能力,使曲軸的承載能力和疲勞強度得到顯著加強。曲軸裝機后其發動機馬力明顯增強,起到了既節能又環保的效果,特別適用于一些苛求整機重量的如高級賽車、高速游艇、小型飛機等的發動機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荊州環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荊州環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907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