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動液體抽排、噴灑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90288.3 | 申請日: | 2008-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741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肖軍;王樹華;周志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9/04 | 分類號: | B05B9/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涂 潔 |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漢市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動 液體 噴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動液體抽排、噴灑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氣動液體抽排、噴灑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當需要利用罐體抽排液體有多種方式,如抽液使用真空泵等使罐體內形成真空,使得液體通過管路被吸入罐體中;需要排液時,則直接利用罐體內的液體重力由排液口自然排出。利用重力排液時,往往不能將罐體內的液體排盡,這時就需要將罐體內的液體強力排出,完成這項功能只能通過另外增加一套強排設備完成,從而使得抽排兩套系統相互獨立,管路的設計變得極為復雜,真空泵、液壓泵及驅動裝置等相關設備多、制造成本高、安裝檢修不便。若需要增加高炮噴灑等功能時,或采用液壓系統來驅動,或直接安裝發動機來驅動,使得零部件多,管路復雜,成本高,設計上會變得更為復雜,帶來更多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氣壓為動力抽液、強排和高炮噴灑多功能的氣動液體抽排、噴灑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設有抽排液口的罐體及高炮噴灑裝置,其中,所述罐體上設有氣口和吸污口,所述氣口經水氣分離器與四通閥的第一接口連接,所述四通閥的第二接口接通大氣,第三接口與空壓機入口連接;第四接口經設有球閥的管路與空壓機出口連接;所述空壓機的出口還經設有球閥的管路與儲氣筒連接,所述儲氣筒的出氣口經設有球閥的管路與氣動馬達接口連接,所述氣動馬達驅動污水泵,所述污水泵入口與罐體上的吸污口連接,出口與高炮噴灑裝置入口連接。
所述四通閥的第三接口經空氣分離器與空壓機的入口連接。
所述污水泵出口經設有閥門的管路與高炮噴灑裝置入口連接。
所述空壓機采用電動機驅動或采用汽車發動機經取力器驅動。
本實用新型利用空壓機產生氣壓,通過四通閥的調節接通不同管路以完成對罐體內吸氣或打氣的過程。當罐內處于壓負狀態時,液體經抽液口被吸入罐體內;當氣體被打入罐體中時,罐體內部正壓加大,使罐內的液體經排液口強力排出。所述罐體可以設一個兼具有抽、排液功能的抽排液口;優選設兩個分別具有抽液及排液功能的抽液口和排液口,其中排液口應設在罐體內液面以下的位置。所述水氣分離器的作用是將罐體內吸入空氣中含有的水分分離,保證空壓機的正常運轉。所述閥門可為常用的球閥或直通閥等。
所述空壓機的驅動可以采用電動機提供,如果配合安裝在液罐車上;還可以經取力器連接發動機的變速箱,通過發動機驅動空壓機,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在操作現場選擇可利用其它能源驅動空壓機。
四通閥為常用四通結構,通過人工調節分別使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聯通,或者使第一接口和第四接口聯通,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聯通。
在抽吸液體的同時,空壓機抽出的空氣可通過出口再經四通閥排入大氣中,也可通過出口將空氣送入儲氣筒中儲存。并且當需要進行高炮噴灑時,利用預先儲存在儲氣筒內的壓縮空氣驅動氣動馬達工作,使其帶動污水泵將罐體內的液體抽出送入高炮噴灑裝置,以方便的進行高炮噴灑,以節省能源,提高效率。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液體的抽液、強排及高炮噴灑共用一個空壓機,一個系統兼具有了強抽、強排和高炮噴灑的功能,相關設備少、管路設計布置合理、安裝檢修方便、能源利用合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暨儲氣筒安裝示意圖。
圖3為氣動抽排部分的局部安裝示意圖。
圖4為圖3的氣動抽排部分的俯視圖。
圖5為圖3的氣動抽排部分的左視圖。
圖6為氣動高炮噴灑部分的安裝示意圖。
圖7為圖6的氣動高炮噴灑部分的俯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圖中,1-水氣分離器、2-罐體、2.1-抽液口、2.2-排液口、2.3-氣口、2.4-吸污口、3-空氣分離器、、4-高炮噴灑裝置、4.1-入口、5-儲氣筒、5.1-入口、5.2-出口、6-氣動馬達、7-污水泵、7.1-入口、7.2-出口、8-空壓機、8.1-出口、9-四通閥、9.1-第一接口、9.2-第二接口、9.3-第三接口、9.4-第四接口、10-閥門、11-閥門、12-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解釋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9028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