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9264.6 | 申請日: | 200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745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蘭建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藍光塑膠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2 | 分類號: | B29C45/42;B29C45/6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譚一兵 |
| 地址: | 52386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扣位斜頂 機構 模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結構,具體是一種模具斜頂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
背景技術
在模具領域,由于電子產品多采用塑膠殼體,雖然有向鎂鋁合金外殼發展的趨勢,但目前仍以塑膠外殼為主流,在生產流程中,這些塑膠殼體通過模具完成其成型過程。當前模具領域多采用三板模結構完成產品殼體的成型,三板模結構包括公模板和母模板,公模板一側設有公模仁,母模板一側設有母模仁,處于合模狀態時,公模仁和母模仁之間的空間形成型腔,熔膠從流道口注入型腔后冷卻成型。之后需要對模具進行開模以取出產品,三板模需分三次進行開模:第一次開模將產品和流道分離;第二次開模將流道從模具剝落;第三次開模將產品從公模脫出,使產品脫離模具。斜頂機構是經常用到的一種結構,而斜頂結構在模具當中運用的非常普遍;以前的模具結構中的斜頂是采用常規的斜頂連桿裝置,普遍為面接觸,磨擦系數大,使模具在工作當中易動作不順導致模具咬死,給生產中帶來不便,影響產品質量,效率低以及模具壽命減少。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經濟實用、制造成本低、工作穩定耐用的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其提高了系統的性能,使用方便,克服現有模具結構動作不順導致模具咬死的缺陷。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包含有第一板、第二板,在鑲嵌的滑槽內設有連動桿,斜桿上設有倒勾,A銷子鉸鏈連接在連動桿的上端,第二板里側設有導向板,連動桿的下端通過B銷子鉸鏈第三板。
進一步,所述斜桿鑲嵌在第二板里面的滑槽內,斜桿上有倒勾,A銷子與斜桿鉸鏈連接,A銷子與連動桿鉸鏈連接組成為活動機構,連動桿通過壓板固定在第三板上,在連動桿里面設有A銷子與B銷子;
進一步,所述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連動桿的下端鑲嵌固定在壓板、第三板與第四板里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是斜頂連桿裝置在內扣斜頂時于作動連接處為點接觸;它是由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連動桿、壓板、導向板、斜桿、倒勾、銷子、銷子組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鑲嵌的滑槽內設有連動桿,斜桿上有倒勾,銷子鉸鏈連接在連動桿的上端;導向板設置在第二板里面以及連動桿的下端鑲嵌固定在壓板、第三板與第四板里面。本實用新型很好的解決了模具磨擦系數大,容易作動不順導致咬死,使得在作動連接處為點接觸,克服了面磨擦帶來的隱患,本模具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延長模具的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部件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動作一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動作二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解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精神,藉由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詳述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本實用新型相關結構主要包括以下零部件(或裝置):連動桿1、第一板2、壓板3、第二板4、導向板5、第三板6、斜桿7、第四板8、倒勾9、A銷子11、B銷子13、產品15。
結構器件如附圖1,本實用新型包含有第一板2、第二板4,在鑲嵌的滑槽內設有連動桿1,斜桿7上設有倒勾9,A銷子11鉸鏈連接在連動桿1的上端,第二板4里側設有導向板5,連動桿1的下端通過B銷子13鉸鏈第三板6。
連動桿1的下端鑲嵌固定在壓板3、第三板6與第四板8里面,在連動桿1里面設有A銷子11與B銷子13,A銷子11與斜桿7鉸鏈連接,A銷子11與連動桿1鉸鏈連接組成為活動機構,連動桿1通過壓板3固定在第三板6上,通過固定在第二板4的導向板5而導向運動。連動桿1通過壓板3固定在第三板6與第四板8里面,斜桿7鑲嵌在第二板4里面的滑槽內,斜桿(7)上有產品的倒勾特征(9)。
本實用新型這種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內扣位斜頂機構模具裝置是斜頂連桿裝置在內扣斜頂時于作動連接處為點接觸;它是由第一板2、第二板4、第三板6、第四板8、連動桿1、壓板3、導向板5、斜桿7、倒勾9、銷子11、銷子13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藍光塑膠模具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藍光塑膠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92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擠出吹塑中空成型機的打把手裝置
- 下一篇:密封圈毛邊修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