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車自清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87719.0 | 申請日: | 200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796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馬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林 |
| 主分類號: | B61D9/12 | 分類號: | B61D9/1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月華 |
| 地址: | 271600山東省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車的輔助裝置,確切地說是一種礦車自清器。
背景技術
礦車是輸送煤、礦石和廢石等物料的主要運輸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潮濕的原煤極易粘附于礦車底部,難以清空,日久天長礦車底部積存一層厚重的煤,從而,大幅降低了礦車的實際運送能力。傳統的方法是用專用的挖鏟等機械進行清理,但清理效果不好,且容易將礦車底部挖漏,影響礦車的使用壽命。為解決上述問題,有些礦車采用了雙層底部結構,在原有的礦車底部的基礎上,增加一層軟質套,當礦車翻轉卸煤時,軟質套向下翻轉,能較好地避免原煤粘結在礦車底部的情況,但是,有的時候粘結的煤塊較多,相對比較均勻,可能會造成軟質套無法翻轉的情況,從而,無法達到清空礦車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礦車自清器,它是一種翻轉效果更好的雙層底部礦車自清裝置,它的軟質套底部設有存煤的袋,裝料時有一部分煤塊會進入袋中,卸料時袋內的煤在重力作用下拉動軟質套下下垂,可有效地避免軟質套無法翻轉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礦車自清器包括軟質套,軟質套的底面是弧形,軟質套的內壁上設置第一袋,第一袋的側面開設第一袋口,軟質套側壁的上端設置向外彎折的折邊,折邊與軟質套之間安裝固定片,固定片上安裝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穿過折邊。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軟質套的底面的內壁上對稱設置第一袋和第二袋,第一袋和第二袋都是梯形結構,第一袋較窄的一端開設第一袋口,第二袋較窄的一端開設第二袋口,第一袋口和第二袋口位置相對,第一袋和第二袋分別位于軟質套的兩端。第一袋的窄端寬d是15cm,第一袋的寬端寬是D是30cm,第一袋的長L1是40cm。軟質套的高度是h,礦車車斗的高度是H,h≤H≤2h。折邊的寬度L2是5c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結構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廉,使用簡單方便,可防止原煤粘結在車底,從而,可確保礦車能充分發揮其實際的運輸能力,同時可減少工人的勞動量,降低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并可有效地延長礦車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礦車自清器安裝于礦車內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B向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的I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礦車倒置卸煤時,礦車自清器位于礦車外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軟質套??2第一袋??3固定片??4固定螺栓??5礦車車斗??6氣孔??7第二袋??8折邊??9第一袋口??10第二袋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礦車自清器,包括軟質套1,軟質套1的底面是弧形,通常狀態,可使軟質套1與礦車內壁緊密貼合,可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礦車容積的影響;軟質套1的內壁上設置第一袋2,第一袋2的側面開設第一袋口9,礦車裝煤時,部分煤塊會由第一袋口9進入第一袋2內,當礦車倒轉卸煤時,第一袋2可拉動軟質套1的底部下垂,軟質套1可將礦車內的煤全部排空;為便于將軟質套1安裝固定于礦車車斗內壁上,可在軟質套1側壁的上端設置向外彎折的折邊8,如圖4所示,折邊8與軟質套1之間安裝固定片3,固定片3上安裝固定螺栓4,固定螺栓4的一端穿過折邊8。如圖2所示,安裝使用時,利用固定片3可將軟質套1固定于礦車車斗5上的內壁上,固定片3與礦車車斗5配合可將夾緊折邊8固定牢靠,從而,可將軟質套1牢固固定于礦車車斗5內。如圖2、圖5和圖6所示,為防止卸煤時,軟質套1與礦車車斗5之間產生負壓,礦車車斗5的側壁上開設數個氣孔6。
為確保卸煤時,軟質套1下垂清空礦車,軟質套1的底面的內壁上可對稱設置第一袋2和第二袋7,第一袋2和第二袋7都是梯形結構,第一袋2較窄的一端開設第一袋口9,第二袋7較窄的一端開設第二袋口10,第一袋2和第二袋7較窄的一端開設袋口,可使煤塊容易進入第一袋2或第二袋7而不易由第一袋2或第二袋7內脫出,如圖2所示,第一袋口9和第二袋口10位置相對,第一袋2和第二袋7分別位于軟質套1的兩端,可確保礦車卸煤時,軟質套1的底面整體下垂,保證清空礦車。
根據反復實驗得出結論,如圖3所示,當第一袋2的窄端寬d是15cm,第一袋2的寬端寬是D是30cm,第一袋2的長L1是40cm時,可在確保軟質套1卸煤時正常下煤的前提下,降低制造礦車自清器的成本。
經反復礦車卸煤測試得知,當軟質套1的高度是h,礦車車斗5的高度是H,h≤H≤2h,軟質套1對礦車車斗的清空效果最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林,未經馬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877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